|
共创新村享和谐
——一位村支书眼中的科学发展观
作者:俊超特约记者明清
宽阔的水泥路,高大的行道树,绿茵茵的草坪,一幢幢别致的小洋楼。 近日,记者来到广水市吴店镇东河村采访,眼前的美景让人精神一振。 走进居民家中,自来水、太阳能、有线电视及家电一应俱全。提起这好日子,村民们夸到村支书李顺刚。 自200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李顺刚和“一班人”一起,把一个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后进村,建成年人均收入达6000余元的富裕村。去年,该村获省“百镇千村”示范村称号,被纳入全省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作为广水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唯一的村级试点单位,李顺刚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着自己的看法。 持续发展——眼光向下看三代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腰包有钱是关键!”这是李顺刚常说的一句话。 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李顺刚带领村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目前,东河村已形成食用菌、养殖、旅游三大产业,去年创收400多万元。 “发展农村经济要眼光向下看三代!”李顺刚每年春季组织村民植树,远山近坎都是葱绿一片。“这些树是子孙的‘绿色银行’!”村民雷富珍说。 “小山村也要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李顺刚思维超前。去年底,东河村争取到国家高低岗田改造项目资金支持,对全村绝大多数田地进行了平整,现已建成700亩“田成道、渠成网、树成行”的“大田”,方便了水利灌溉和农田机械化耕作。 以人为本——为民办事不懈怠 “群众最盼的事就是干部天大的事。”2006年初,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李顺刚请广水市勘察设计技术人员多次到村里现场勘察,规划了占地8万平方米,可建住房160幢,居住人口达1100人的生态小区建设蓝图。如今,142户村民已搬入新居。 为了发动群众共建绿色家园,李顺刚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打造了一条长800米的景观长廊,栽种花草树木38个品种,种绿化树45000多株,植草坪2000多平方米,建花坛、砌花墙、铺彩砖,小区四季常青、鲜花飘香。 东河村还筹资60万元,硬化小区区间道路、购买垃圾桶、建垃圾池和沼气池、安装固定电话和太阳能路灯、接通有线电视、修建自来水站,让村民过上了“乡下城市生活”。 全面协调——富了口袋富脑袋 “有了钱,也不能天天抹牌赌博,钱要用在正事上。”李顺刚这样教育村民。 为了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村里每年评选十佳孝子、五好妯娌、五好婆媳、五好邻居、五好家庭。组织成立了篮球队、秧歌队,每年举办传统灯会、篮球比赛和健身活动,活跃群众文体生活。最近,又请镇舞蹈教练到村里教群众健美操。村里还筹资2万余元,购回1500多册图书、100多盘特色农业技术光碟、30种报刊杂志,办起了 “农家书屋”。 “富了多数人,不能忘了少数人。”村委会根据村民投票和摸底核实,确定了38个“五保户”,每年除足额发放五保金外,还对8个特困户进行特别补助。李顺刚还组织党员群众开展 “三帮一”活动,即三个有特色产业的村民帮助一个困难户,帮助其掌握致富技术。目前,5个五保户生活逐步走出困境。本报 记者 俊超 特约记者 明清 通讯员 小斌 张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