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呼吸道病的“冬病夏治”
作者:呼吸、糖尿病科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发作和复发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疗法。 该疗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棵奇葩,它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治疗法则。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合而为一的,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一样,生于春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最多见的当属呼吸系统病症,由于呼吸道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且中医认为 “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因此,支气管肺极易感受寒冷刺激而引起原有病症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易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病症、关节痛症的高发季节。 我们根据冬季易发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冬季易于患感者制订了系列“冬病夏治”综合防治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病情和体质辨证给予补益肺脾、健脾益肾或补养肺肾中药,结合穴位外敷,自每年头伏开始直到末伏结束,连治3个疗程,已取得了满意疗效。易于在冬春季节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可在夏季相对缓解的季节进行中医调养,内服益肾养肺中药 (膏方或汤药)和在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可使冬季病情明显得以缓解,有的甚至不发。 因此“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的治本之法。这是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在临床治疗学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特色疗法,它与中医治疗学一起产生、相互渗透,为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这种疗法较之“发时治标”之法,更具意义,且更有价值,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属上上之策,很值得推广。 2009年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工作已全面启动,精选有效中药分别在初伏(七月十四日)、中伏(七月二十四日)、末伏(八月十三日)进行穴位外敷,请广大病友相互转告。咨询电话:13197462526 (随州市中医院内三科(呼吸、糖尿病科)董 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