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人之乐——一个普通教师的幸福暑假
7月15日,70多岁的李奶奶带着孙子小颖,敲开了马晓英老师的家门。“小颖,快进来给奶奶切西瓜。”马老师爽朗的笑声融化了祖孙两人的羞怯。“这孩子多亏你了,不然……”马晓英是曾都区文峰完全中学的一名教师,暑假期间,有不少像小颖这样的“坏”学生登门致谢,更有历届优秀学生萦绕左右,促膝谈心。马老师的暑假过得充实自在,有滋有味,让年轻老师羡慕不已。“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孩子,因为教书,我从心底里自豪。”说到自己的学生,马老师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不禁泪光闪烁。 宽待成长中的烦恼 父母离异后,小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忙于工作,只好让奶奶照顾小颖学习生活。去年寒假,小颖迷恋上了上网,一头扎进网吧。年初开学后,小颖的座位不时空缺。“马老师打电话给娃儿的爸爸,那天又去了我们家三趟,到晚上马老师才找到我。”李奶奶回忆起来,满脸惭愧。老人喜欢玩牌打发时间,疏于监督小颖的学习。 只要小颖不在教室,马老师就出门找。找到后,马老师却不训他,轻轻抚摸他的头,嘱咐他抓紧复习,准备中考。李奶奶说,中考前马老师几乎每天打来电话,还家访了十几次。小颖上网成瘾的毛病改了,中考成绩远超过了其他同学的预期。 马老师年过五旬,头发却漆黑油亮,从教三十年来一直留着齐腰的麻花辫。她讲究穿戴整洁,未曾开口先微笑。学生做错习题,或迟到了,她总是轻轻抚摸学生的头,低声了解情况。马老师的同事金敏老师介绍,马老师赢得众多学生爱戴的“秘诀”在于平等待人,从不放弃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学生的错误,她称之为“成长中的烦恼”,总能于无声处悄然融化。 严于治学和律己 在省电视台工作的玲玲,前天回随凭着印象找到了马老师的住处。“开门的是马老师,依然长辫子,依然亲切的微笑,一口就叫出我的名字。”玲玲说。水磨石地面、涂料墙壁、木桌木椅、马老师干净简单的家别无装饰,保留着十几年前的样子,让玲玲倍感亲切。“熊静峦、周玉慧她们还好吗?”马老师询问1997年毕业的那班学生的近况,12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马老师正在家用电脑制作数学密封卷,利用暑假她更新教学手段,能够娴熟地运用电脑制卷改卷、在线教研、制作课件等。马老师所教的九(三)班,今年中考取得了上第一批次线26人的好成绩,学校建议她继续教九年级,她却坚持开学教七年级。马老师的老伴则在一旁说,三年教下来,师生之间就积累了深厚感情,暑假来家串门的学生将更多了。近的不说,30年前教的学生还在往来,暑假就是马老师和学生聚会的幸福时光。 最早到校,最晚离开,马老师30年来风雨不误,善待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她说:“暑假有大大小小的学生来看我,我好幸福!” (曹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