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各地启动应急预案应对“日全食”
国外天文爱好者“追日”来到中国
  新华社7月19日电 7月22日即将发生的日全食是300多年一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发生时,天空将会出现长达6分多钟的全黑时段,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市政、交通各部门,都将提前启动“夜间模式”。日全食发生时,预计有大量市民涌上街头观看,为了避免各类事故,南京市政将提前15分钟开启全市路灯。苏州客运企业也已做好充分准备。
    由于日食期间,通信可能中断或受干扰,浙江安吉电信部门将在当天派出应急通信车驻守现场,保障通信的畅通。在上海,天文专家走进社区,为居民们普及日全食的知识,以及观看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湖北省天文学会目前也在培训100名志愿者,当天将在指定观测点,指导游客安全观测。
    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将于7月22日发生。美国一些天文学家本月中旬就奔赴最佳观测点之一的中国,生怕错过这天赐奇景。
    美国《天文学》杂志主编戴维·艾彻在国际天文学界颇有名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过一颗小行星。目前身在中国的他通过电子邮件说,7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尽管持续时间并非历史上最长,但会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每千年约有10次日全食持续时间超过7分钟,最近一次7分钟以上的日全食已是36年前的事了。这次,他将通过博客向天文学爱好者讲述自己的中国之行,《天文学》杂志网站也将跟踪报道此次日全食。
    美国马里兰州威廉斯学院天文学教授热·帕萨乔夫也是美国著名日食观测者。美国天文学会新闻官史蒂夫·马朗向记者推荐采访帕萨乔夫时说,帕萨乔夫可能是美国目前观测日食最多的天文学家。为了好好欣赏此次日全食,帕萨乔夫7月12日就动身来到中国。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各地启动应急预案应对“日全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