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在关键处助在点子上
——记我市老促会帮扶贫困村二三事
作者:金鸣
本报记者 金 鸣 通讯员 石守京 近两年,我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坚持以服务老区人民上项目、兴产业致富为宗旨,协调各方力量、科学规划、倾情帮扶,为老区人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被老区人民誉为帮在关键处、助在点子上的“及时雨”、知心人。 建起河坝解水困 7月21日,曾都区万和镇尖峰村党支部书记梁玉仙满心欢喜地从市老促会领走了一万元拦河坝工程款,连声称赞老促会领导心系老区,帮在关键处。 要知道事情的原委,还得从头说起。2008年10月6日,市老促会会长吴治炎带领区老促会的同志到尖峰村调研,村支书梁玉仙反映村里有200亩田靠天收,每年每亩抽水费300多元,500多人饮水困难,村里想筑个河坝拦水,只因缺资金无法动工。吴治炎了解此事后,让村里找镇水管站科学勘测写出了可行性工程报告,市、区老促会经过研究筹措3万元予以扶持,随后又找区水利局协调资金2万元。尖峰村拿到这5万元,于4月下旬开工兴建拦河坝,并抢在了插秧前竣工。群众高兴地说:一坝拦河水,浇地不再愁,增产又增收,子孙再无忧。 灾情牵动会长心 6月18日,市老促会会长吴治炎,副会长张富先得知扶贫点曾都区吴山镇山丰村遭受冰雹、龙卷风袭击,立即赶往灾区实地调查,安抚灾民,指导生产自救,并拿出一万元用于损坏果园项目恢复重建。 吴治炎一行察看了该村四、五组,只见李子树下一片烂果,树上的李子受伤溃烂。四组村民申金朝指着自家的5亩晚熟油桃说,去年卖了6000多元,今年只卖了1300元,投肥、治虫的钱都没有搞回来,今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村支书刘君国说,这次受灾果树面积1000多亩,中稻1500亩,137个果树专业户生活遇到严重困难。 吴治炎、张富先一边肯定村干部大灾面前有大勇的精神状态,一边指导他们生产自救,并将灾情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市扶贫办计划筹措资金予以扶持,帮助该村渡难关。 科技帮扶枣业兴 广水市关庙镇关南村的350亩枣树,是随州市、广水市老促会筹款6万元从山西引进的沾化冬枣嫁接的,但枣农对这种优质枣管理缺乏科学性,影响到枣农的收入。老促会知道此事后,当即决定请技术员向枣农传授技术。 5月28日起,从山西请来的技术员进行了7天的枣树科学管理培训,手把手地教枣农技术。目前枣树挂果良好,枣农朱泽州、陈兴保80多亩枣树去年产鲜枣3万多斤,收入4万多元,今年可产枣4万多斤。据调查,关庙镇今年有1000多亩枣树挂果,产量可达100多万斤。 枣农朱泽林高兴地说:“科技帮扶,让枣农真正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