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强化环境意识加强防治措施
秋栽香菇要严防害虫再度发生
作者:采阳、
  本报讯 记者采阳、通讯员许景闻报道:一年一度的秋栽袋料香菇种植时节又将来临。去年的秋栽袋料香菇大面积虫害给我市部分菇农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以至很多菇农谈“虫”色变。为了保证今年的秋栽袋料香菇收到好的效益,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广大菇农共同关心和通力合作,以防虫害的再度发生。因此,食用菌专家建议要强化环境意识和加强防治措施。
    首先,食用菌的增产增收是要靠良好的环境来作为支撑的,除了要有好的政策、技术、资源、气候环境外,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所谓的生态环境就是危害香菇生产的害虫符合正常的繁育系数,而不是泛滥成灾。我市秋栽袋料香菇生产已有14年的历史了,现已步入稳步的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规模大,废料多,加至菇民的环境意识淡薄,给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给目前的生产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隐患。所以广大的菇农朋友要有爱护好环境的意识,也希望把这项防范措施纳入主管部门议事日程上来,引导菇农科学地清理好环境隐患,鼓励菇农共同爱护、互相监督,共创安全的生产环境。
    同时要认识害虫种类及防治措施。根据去年发生的害虫情况调查认定,本地主要是螨类和瘿蚊这两类害虫。
    螨类的生活习性是:从幼螨、若螨到成螨的过程中都在危害菌丝体,螨虫喜高温,15-38度是繁殖的高峰期。当温度在5-15度之内,虫体静止不动,当温度上升至15度以上,虫体开始活动。在20-30度之间,一代历期15-18天。每头成雌螨产卵50-200粒,有些螨幼体能生殖,因此繁殖量大,速度快。发生螨害的菌袋,菌丝被螨食尽,只剩下索状菌丝和黑色的培养料,且易生长杂菌,严重的整袋报废。
    具体防治方法:一是在培养料
    拌料时,加入高效低毒的杀螨药
    剂;二是要选用无螨的菌种;三是
    培养料适当地堆制发酵;四是对生
    产的环境及其周围空间用菇净
    1000倍、每间隔5天进行一次喷雾,
    连续2-3次。这样可有效地控制螨
    虫的危害。
    瘿蚊的生活习性是:它的危害
    期主要在秋冬时节,在5-25度之间
    在菌丝体和菇体上,瘿蚊能以此取
    食并以母体繁殖,3-5天繁殖一代,
    每只雌虫可产20多条幼虫,虫口数
    量迅速递增,很短时间就在菇袋料
    面上或菇体中出现橘红色的虫体。
    虫体多时,结成球状,以保护其生
    存。待环境适合时,球体解散,存活
    的幼虫继续繁殖。幼虫喜潮湿环
    境,在干燥处幼虫很快失水死亡。
    幼虫可用身体蜷曲的弹力,向远处
    迁移。温度在5度以下时,以幼虫形
    式在料中休眠越冬。在30度以上
    时,虫体转为蛹越夏,等待温度适
    宜时成虫产卵,进入下一代的繁
    殖。
    其防治方法:一是在培养料中
    适量地拌入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二
    是在生产前清理干净上年生产的
    废料和废袋,并用高效低毒杀虫剂
    对生产空间进行全面的喷雾杀灭隐藏在里面的瘿蚊幼成虫。
    在防治的措施上,菇农朋友应有爱护环境利我利他利大家的认识,必须是有组织地进行地域性的全面杀灭。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秋栽香菇要严防害虫再度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