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 河
老家有条河,叫溠水河。以前,河上无桥也无船。不知哪朝哪代人,请石匠打了一些青石条,等距离地竖着,镶嵌在河的中央。过个河就像踩梅花桩。遇上连阴雨,石桩还会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东倒西歪。过河也就变得更麻烦了。 男人们好说,把长裤一脱,雄赳赳气昂昂的,三下五除二就跨过了河。女人呢?她们天生就怕湍急的河水,见水眼就花,眼花就心虚,心虚就尖叫,跌倒在水里是常有的事。大娘们还好说,就算跌得一身湿淋淋的,仍是大摇大摆地从男人面前走过。遇上男人呆呆地盯着不放,就会甩出一句“回去看你妈去!”可大姑娘小媳妇们脸皮儿薄,小媳妇还可以由自己的男人背过河,姑娘们只有发狠说不过河。说实话,哪有不过河的?每逢集日,河东的姑娘就在岸边等着,实在没法子也只有壮着胆子央求陌生男子背过河。 听老人讲,那时背大姑娘过河一般不准捋屁股,只准挽着两条小腿。但男人鬼点子多,走到河中央故意摇摇晃晃,假装要摔倒的摸样,惹得背上的姑娘大声惊叫,两手把男人的颈部扣得死死的,两腿紧紧夹住男人的腰。这时男人就得意地顺势将双手捧在姑娘的屁股蛋上。姑娘们没法,只得由他们在屁股上捏摸,再也不敢动弹。不过,待得上了岸,她也绝不会便宜了背她的男人,拐弯抹角地骂他一通。尽管遭到一顿臭骂,男人仍觉得快活。有的男人过河中途不甘寂寞,尽管被勒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脖子一伸,还是要调侃几句“情哥背情妹,好像夫背妻,旁人不知道,只有我疼你”之类的话,姑娘羞恼之下,在男人背上擂上几拳或骂上几句“喂狗的、短阳寿的”,然后羞答答的上岸。而男人呢,看着姑娘们蹦蹦跳跳地离开河岸,也只是憨憨地笑笑,他们图的就是嘴巴和心理上的快乐罢了。 也有与众不同的人,梅爹就是其中之一。他人很正经。遇上不正经的人,他还要骂上几句“有娘养无娘教的杂种......”因此,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都喜欢让他背过河。他人老实本分,既不开玩笑也不摸屁股,与那些轻佻的男人相比,显得那么庄重沉稳、心清、心静,就像那清亮的河水…… 溠水河流去了许多岁月,在梅爹的努力下,政府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水泥桥。原来的那些石墩成为了历史。女人们过河再不需要男人背了,男人背女人过河便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料,留下的只是回味罢了。 (胡坤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