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口店遗址出现疑似“北京人”用火遗迹
新华社8月10日电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10日透露,在近期对周口店遗址的保护性发掘中,共出土了脊椎动物化石数量近千件,此外还有一些灰烬、烧骨和炭屑等疑似“北京人”用火遗迹等,这些材料将为 “‘北京人’具备用火能力”这一科学论断提供新的线索。 为抢救和保护周口店遗址,在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72年后,考古人员近期重新启动了对周口店遗址的保护性发掘。发掘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共同组织实施,发掘部位为周口店遗址 “猿人洞”的西剖面。 在10日于北京召开的周口店遗址保护性发掘阶段性进展情况通报会上,担任发掘工作领队的高星透露,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发掘中,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共发现了脊椎动物化石数量近千件,其中大多为小型啮齿类、食虫类和鸟类化石,大中型动物化石材料基本为残破的牙齿、肢骨等。 在石制品方面,目前已经发现人工性质明确的石核5件、石片37件、石锤5件、刮削器5件、砍砸器2件、断块6件以及疑似石制品118件。 更重要的是,在第3层和第4层上部,考古人员发现了灰烬、烧骨、炭屑等一些可能的文化遗物、遗迹,这些材料将为“‘北京人’具备用火能力”这一科学论断提供新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