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满意国土”是怎样炼成的
——随州市国土资源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事
  既要维系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要确保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随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发展模式证明,“保红线”与“保增长”,这两者之间可以相得益彰,他们用行动向随州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土地直接产生的真金白银,让某些企业和基层政府在巨大效益面前“欲火中烧”。如果放任这种本能的欲望冲动,保护耕地的禁令将显得脆弱不堪。
    “我们努力做着这样的平衡,既保护地方的经济增长,又确保‘红线’不被突破。”随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帅文强深有感触地说,盘活存量土地,确保发展,同时又敢于亮剑,对违法给予坚决打击。
    近年来,随州市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到“保增长”与“保红线”两者间的平衡,政府满意了,企业高兴了,群众笑了。随州国土是怎样做到两者平衡呢?“满意国土”又是怎样炼成的?
  全程化保姆式服务经济发展
    “我们公司因快速发展需要新征土地30亩,国土部门及时帮我们办理了相关征地手续,全力支持我们企业发展!”8月13日,湖北源丰化工公司总经理杨环成如是说。
    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必须采取新的贯彻落实措施。对此,随州市国土资源局主动改进了服务方式,对所有有用地意向的单位,提前上门服务,提供用地政策指导。然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排队”,“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千方百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的项目,不予供地。对公益、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核心工业化、高科技产业等优先供地。对扩内需保增长项目,严格按照国务院以及国土资源部文件精神,形成了各部门联动机制,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联合办公,帮助项目跑手续,随到随报,做到不因土地问题影响一个项目落地。2008年至今,随州市共争取了两批中央新增投资扩大内需项目236个,投资金额2.35亿元,对这些项目申报,来一个国土部门审批一个,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同时办理其他项目用地28宗,面积262.6公顷。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用地申报9宗,面积420亩,申报合格率在95%以上。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及工程用地。督促和协助做好京广铁路改造、麻竹高速随州段、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项目用地的拆迁、补偿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上半年共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9宗,面积61.98公顷。随州国土部门全程化保姆式服务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此多次充分肯定该部门:“没有因为土地问题影响招商引资,没有因为土地问题影响地方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国土部门每个人深知的理念。有了这一理念,该局千方百计服务和满足各方面用地需求,并采取很多变通措施,先后为项目落地局部调整规划40多次 (处)。首先他们切实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科学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加快清理批而未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目前,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大纲已通过批复,大纲文本和图件报省厅备案,广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省厅已通过并将备案,曾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曾都、随县分设后的规划调整工作正在报审之中。
    严格坚持土地有偿使用。上半年,全市供应土地23宗,面积63.30公顷,除5宗、面积17.05公顷用于公共基础建设以划拨方式供地外,其它全部是有偿使用,有偿供应率达到100%,总地价款2.78亿。其中,采取招拍挂出让土地共17宗,面积45.36公顷,总地价2.77亿,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率达到100%,其中市直工业用地出让严格按规定全部实行招拍挂。土地利用监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启动了我市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搞好日常土地登记发证。上半年共审核土地登记523宗,其中变更登记238宗,抵押登记203宗,设定登记82宗,发放土地使用证1683本,接受各级法院查封登记8宗;按照城镇土地调查建库的要求,对历年来的土地登记档案进行全面清理,为城镇土地调查建库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保护式开发耕地资源
    “尽管在发展中被占用一些土地,但这并未改变随州农业大市的‘粮仓’地位。”帅文强介绍说:“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让随州这些年来耕地总量没有减少,为随州市耕地的占补平衡做出了贡献。”
    随州市的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经过多年的土地开发复垦建设,后备资源更加匮乏,占补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此,随州市国土局及时更新耕地保护的理念和措施,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建设,把重点放在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上,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资金的政策,大力组织建设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扩大面积、提高质量,增加农业产出,达到了保护耕地的目的。随州市所辖曾都区和广水市均是国家粮食主产县,该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集中联片、综合治理”的总体原则,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市建成122万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完成国家级和省级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2个,面积13.62万亩,新增耕地4223亩,建成了一大批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水利设施配套的高产农田,直接受益群众8万余人。进行过高产农田整理的地方,生产能力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下降了5%-15%,提高了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和谐。
    2009年,随州市又获批准高产农田及低丘岗地改造项目6个,面积10.85万亩,投资规模24611万元。上半年,完成市级占补平衡开发整理验收70宗,面积265公顷,占省厅下达386公顷任务的68.6%;抓好了高产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实施工作,上半年又申报省级以上土地整理项目4个,面积近6万亩。国土局在工程质量上再上新台阶,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高质量完成。做到整理一片土地,建设一批高产农田,拉动一批水利设施,方便一村交通道路,致富一方农村百姓。通过土地整理,整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来,整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整出国土资源部门的形象和地位来。
  参谋式行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老百姓对征地补偿安置满不满意?一个个事实告诉大家,随州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征地拆迁中,政策把握不偏不倚、不走样,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极大尊重,老百姓上访的非常少。记者了解到,随州的被征地农民常常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政府征地,看不到国土部门的同志绝对不签字!
    据国土部门负责人介绍,为做到最大程度的维护了被征地农民权益,他们首先严格征地程序,科学制订标准,按照“两公告一登记”的征地程序进行,切实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2005年,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该局综合考虑被征用土地各类因素,制定了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并在当地进行公示。新标准比原有标准平均提高50%,一经制定,严格执行,避免了征地补偿过程中的随意性,得到农民一致认可。
    第二加强对土地补偿费用的监管。只要从国土部门兑付的征地补偿资金,在严格按照协议时间付款的基础上,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确保了不低于70%的土地补偿费、货币安置100%的安置补助费全部付给被征地农民。例如:在支付随岳高速农民补偿费用时,采取一户一折的方式,将计算好的农民补偿直接打入农民存折,从根本上杜绝了克扣农民补偿费问题;麻竹高速公路征地补偿,该局又按照“一户一折”的方式,将1.45亿补偿资金直接交到农民手中。
    第三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我市财政非常困难,但我市领导下决心解决被征地农民安置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0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随州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一是标准较高;二是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发放长效筹措制度,从新被征土地补偿安置费、被征土地出让收益、提取一定的比例。并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发放不足时由同级政府财政兜底。该办法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欢迎,群众参与热情较高,仅2008年参保的被征地农民就达到10025人。
    第四拓宽被征地农民安置渠道。一是农业安置。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安置被征地农民。随州市每年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都在6000亩以上,主要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二是入股安置。在随州市开发区,我们在周边集中建设了门面房、出租房,供被征地农民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三是就业安置。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并要求用地单位在普通岗位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劳动力就业。
  随州国土现象的背后推手
    良好的用地管理秩序背后是执法部门敢于“亮剑”的精神。随州国土人一直盯紧着自己的地盘,“一有违法,立即查处。”事实上,国土部门能够严格执法的背后是市委、政府对土地管理的高度重视,并严格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
    今年他们继续推行着市、区(市)、乡、村四级监察网络,对国土资源监察员进行登记造册,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作用,加强了与公检法纪等部门的配合。上半年,通过巡查和督办共发现各类违法案件30宗,其中,土地违法案件27起,立案12宗,面积5.91公顷,结案8宗,面积2.49公顷,矿产违法案件3宗已立案,动态巡查制止16宗。抓好了来信来访工作,上半年共接待来信25件,来访50人次,对来信来访和上级转办信访做到回复率达100%。
    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强防地灾,加强地矿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群防体系。以“5·12”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日为契机,采取各种形式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监测预警工作,开展排查,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汛期灾情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确保了重点监测点内无人员死亡事故发生。
    二是整体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上半年新设置采矿5宗,延续登记9宗,变更登记10宗,采矿权挂牌出让5宗,有偿出让达100%,收取有偿出让价款298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80.6万元。对全市116家持证矿山企业进行了采矿权年检,采矿权年检注册率达到100%,做好了20家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方案,普查地质报告、环境影响评估说明的评审认定工作。
    三是认真落实开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核查、动态监管和年度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督促全市矿山企业按年度完成矿山测量,建立储量台账;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目标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5万元,提前完成省厅下达的入库任务。
    据随州市统计局初步统计,我市今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44.41亿元,同比增13.3%。上半年我市外贸出口逆势上扬,进出口2.44亿美元,占全省第5位,同比增59.2%,其中出口增23.4%,高于全省平均42.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4.2个百分点。全市半年完成财政收入8.55亿元,同比增13.1%。这些数据向随州258万人民展示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似乎并未“走近”随州,经济社会生产呈现着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这其中也凝聚着国土部门的辛勤与汗水。
    我们深信:随州国土的明天会更美好,他们也一定会给随州258万人交上更满意的答卷!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满意国土”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