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班的“百科全书”
课本上说: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城市,墨尔本则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而澳大利亚的首都却在堪培拉。一直以来这个问题也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和重视。直到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首都不是悉尼,它还是第27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而且还有着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呢?我一时语塞,正在犹豫恍惚,忽然有同学举手,他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讲:“以前澳大利亚还没有确定首都时,墨尔本和悉尼两大城市就在争论,都希望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争来争去,澳大利亚政府烦了,就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呵呵,还真没有想到,一看,是李俊伟,还是这匹“黑马”杀出来替老师救了场。 此时,我记起了李俊伟刚来我校时,他在文化讲坛《二战》中崭露头角时的那份稳重,那份气魄。“德国是二战的始作俑者,一直充当着侵略者的角色,对于俄国人来说,这场战役是‘保卫战’,只是保护家园与同胞这一点,就足以令他们找到冲锋厮杀的价值。”李俊伟几乎对二战的每一场战事派出了多少名指挥官多少辆坦克多少架飞机等等都了如指掌,并细细列出,如数家珍。当然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 “可是对于这些普通的德国士兵呢?除了听命于军令外还有什么?远离家园,向不相干的人举枪,忍受伤痛、严寒与饥饿,为的只是独裁者的野心与所谓的军人荣耀。……”听,当这些话从一个十二三岁孩子的嘴巴里蹦出来时,我又体会到另一番滋味在心头——学无止境啊! 我记得有一次到一个同事家中,见她的床头贴着:每天要坚持看报、看新闻还要读英语!然后,署上大名,还有更有力的两个字“加油!!”。也记起一位历史老师说,我觉得每天不坚持看时事新闻,不看一些专题片,我就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了!前段时间又见李俊伟在班上传阅《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丛书了。这孩子,真是个地道的“百科全书”! (朱玉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