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来帮他上大学”
一篇报道引发资助热
本报讯 记者曹平平报道:“我来帮他上大学!”8月20日,本报编辑部铃音不断,多家企业和个人致电表示解囊相济,乐意帮助吕红运这样的优秀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本报20日《谁来帮他上大学——准大学生吕红运的困境引人关注》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如潮的善心。 家住曾都区府河镇段家岗村的吕红运,刻苦学习,以573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取湖南大学。无奈他的父亲3年前遭意外事故瘫痪,母亲无业,家中还赡养着八旬的奶奶和一个智障的叔叔,生活难以为继,吕红运上大学的费用更是没有着落。 吕红运的悲喜境遇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大家庭的广泛关注。香港街负责人丁杏灿、王常青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乐意帮助像吕红运这样的优秀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市农机总公司总经理朱涛,有意到吕红运家了解情况,提供资助。还有热心市民拨通本报编辑部的电话,询问吕红运的联系方式,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武汉健民集团随州包装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连续数年参与本报的“圆梦助学”活动,曾资助过多名贫困生上大学,几天前,他同本报联系,委托本报寻找贫困生,他表示愿意一如既往的捐款,资助一些确实上不起学的大学生。方正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施从朗与本报联系,表示他有意资助贫困大学生。 本报将联络富有慈善之心的人士,资助一批接到通知书而无钱入学的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