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浅淡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病
  呼吸病泛指发生在呼吸道的一系列疾病,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部感染、肺不张、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胸膜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尘肺、肺部肿瘤等疾病。中医学将呼吸系统称之为肺系,其包括鼻咽、气道(气管)、肺赃等组织器官,西医将呼吸病分为很多种,但中医常以主症命名,代表性病症如:咳嗽、咳血、喘证、哮证、胸痛为主,基本上包括了以上所提到西医肺部疾病。
    为了广大患者进一步了解中、西医对呼吸道疾病的认识我们把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呼吸道疾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一、支气管哮喘。西医认为支气管哮喘是指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导致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后而逆转,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吸入,如强的松、布他奈德),解痉(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平喘(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茶碱),必要时辅以祛痰药及抗生素治疗。中医以为哮喘为本标实之证,标实可因风、痰、气瘀、寒一邪或数邪相杂为主,本虚则之肺、脾、肾三赃之亏,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发作往往表现为实喘,中医治重在肺,重度发作呈持续状态,则主张西药抢救,中药补肾益肺。哮喘缓解期治疗是中医的优势,强调扶正固本,防治复发,多采用补益之法(补肺、健脾、益肾),且补肾之法对根治本病有良好作用。
    二、慢性支气管炎。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患者咳嗽、咳痰和(或)伴有喘,每年发作累计超过三个月、连续两年,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消炎、止咳、化痰治疗。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咳嗽”、“喘证”范畴,将标证分为寒痰、热痰,本证分为肺气虚、脾阳虚、阴阳双虚、肺肾阴虚。目前我们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变,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急性发作期治疗应以祛邪化痰、慢性迁延期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重在健脾化痰;缓解期应按培补正气,从本治疗,扶正固本,清透余邪。
    三、肺炎。西医认为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侵犯肺组织所致以咳嗽、发热、咳痰、喘息等临床表现,治疗主要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为主。中医认为肺炎主要由于肺热,肺气郁闭,痰热、雍肺是其病变机制,治疗主要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清肺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四、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西医是指各种不同病因损伤肺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右心损害的一种心脏病,治疗方案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低肺动脉压,必要时运用利尿剂和强心剂。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属“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认为其病理过程为久咳久喘积年不愈,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与脏腑功能失调、七情内伤、外感六淫及痰互阻所致密切相关,治疗以温阳益气,化痰化瘀,温肾健脾、利水宁心、益气养阴,除痰开窍、镇肝熄风、化痰活血等法为主。
    五、肺间质纤维化。西医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肺部X线片显示双中下肺影弥漫性网状阴影,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治疗主要以激素和对症治疗为主,无特效治疗方法。中医将肺间质纤维化列入“咳嗽”、“喘证”、“痰饮”、“肺痿”、“肺胀”等范畴,认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气虚,标实为本,痰浊、瘀血、火热,发作期宣肺化痰、清热解毒、活血通痹,缓解期扶正固本,清透余邪,纤延期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为主,重视补肾。
    以上简单向大家介绍了常见呼吸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的知识,目前医学专家基本认同呼吸病急性期病情危重要以西药抢救为主;缓解期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迁延期则重在中药治疗以达到加速康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科主任:董健 13197462526 科室电话:3315366
  
    (随州市中医医院内三科 董健)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浅淡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