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重振增长还要迈过几道坎?
——达沃斯年会中外与会者破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难题

  新华社9月11日电 10日晚,以“重振增长”为主题的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开幕,开始了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新探索。在本次危机中,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中国重振增长还要迈过几道坎?记者就此采访了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与会者。
  灰色与蓝色:科技创新的差距观
    本届年会发布的 《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体现中国科技成熟度的全部指标均被涂成 “灰色”——表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低于综合竞争力。而高于综合竞争力排名的指标,被涂成“蓝色”。
    “这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水平不高有关。”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组织主任詹妮弗·布兰克说。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说,中国虽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但投入资金不足、企业研发主动性缺乏,差距仍然存在。
    中国科技创新体制也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中国科研院所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对企业研发支持力不够,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对此,国人必须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依然漫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必须注重利用科学技术寻求突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发展。这说明,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绿色、彼绿色:
    哪一种适合中国发展?
    本次危机带给各国双重挑战:一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是日益紧迫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经济”被赋予“新使命”。但注重思想碰撞的达沃斯论坛更为关注:如何定义 “绿色”?何种“绿色经济”符合各国所需。
    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肖耿指出,对有数十年新能源探索历史的西方经济体来说,发展新能源正成为发达国家“绿色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
    专家指出,发达国家的“绿色经济”旨在通过技术突破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对石油依赖,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虽是发展新能源潜力最大的市场,但要抢占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中国任重道远。
  金融创新与扩大内需:
    均衡发展的“两个瓶颈”
    “重新思考亚洲发展模式”——当本次论坛提出这一议题时,世界期待一个发展更均衡、更具可持续性的新亚洲能在此次危机中脱颖而出。
    “对中国而言,只有经济增长模式变得更为均衡,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稳定器。”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主席史蒂芬·罗奇在其新书 《未来的亚洲》中说。
    尽管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企稳回升,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部分实体经济回升依然缓慢。
    面对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此次论坛上指出,中国一定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逐步形成内需、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发展格局。
    昨日,夏季达沃斯年会举行“培育新的增长点”讨论会,图为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讨论会后接受媒体采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重振增长还要迈过几道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