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我市农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19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4%。目前,我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累计达到44,210口;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达到45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7,800台;更新改造省柴节煤炉灶42万余户;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小型工程276处,总容积15,000立方米,年处理生活污水135万余吨。全市仅户用沼气池和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就可节约标煤2,000余吨;更新改造的省柴节煤灶有效地节省了柴煤,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建设的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有效地减少了生活污水的排放。虽然,我市农业和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整个节能减排工作积极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农村节能减排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仍存在一些认识和行动上的障碍,农业和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涉及面广,基础薄弱,任务艰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扎实加以推进。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提高落实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节能减排摆到重要位置,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把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层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实现。 制定工作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涉农部门应实施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意见。把节能减排作为各地农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建立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认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对各种农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快研究制定市级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价格支持、市场配额、用户补助等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 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秸秆气化、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沃土工程、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重点项目。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稳定的资金来源。 鼓励科研开发,推广先进技术。科技管理部门,应在抓大科技发展的同时,强化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转化,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各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研究攻克共性节能节水技术,重点在农业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打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坚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和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工作,采用各种先进、实用、环保节能的新设施、新工艺和新技术。鼓励和扶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农村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节能减排技术培训,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作者单位:随州市发改委) 曾和平黄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