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开发正当时
——我市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巡礼之四
作者:张清
在随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纪念馆、广水市何子述烈士旧居地、红二十五军西进战斗地等一大批革命遗址,向人们诉说着随州那段光荣的历史。 如此厚重的红色文化,加上清新的绿色生态环境,我市一些老区乡镇立足本地资源,纷纷做起了旅游文章。 近日,“革命老区行”采访团前往新四军第五师旧址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纪念馆,在距桃源河水库下游200米处的千年银杏谷门景区建设现场,仿古建造的景区大门门楼已进入收尾阶段。 开发旅游资源,洛阳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依托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二是引进玉龙公司,按照4A级标准打造千年银杏谷景区,做到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风光和谐共鸣。 在新四军第五师洛阳镇九口堰纪念馆游客登记册上,记者看到,每天都有来自襄樊、孝感、咸宁以及河南等地的游客来参观,加上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千年银杏谷景区,全镇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 “我们将在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恢复边区兵工厂、被服厂等,扩大现有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当地居民增收。”洛阳镇镇委书记黄智勇说。 同样,广水市吴店镇发展“红绿”结合游的热情丝毫不亚于曾都区洛阳镇。 吴店镇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陈翠介绍,目前,以该镇高峰峡谷、北天门瀑布、云雾湖等景观为主的“吴店镇十里画廊生态旅游区”,已列入《广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他们还计划恢复位于该镇唐畈村尹家湾的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申请成立“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将全镇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抢救、挖掘现有红色旅游资源;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开发现有绿色自然资源,做大做强吴店镇旅游产业。”陈翠说。 革命老区红色游、自然生态观光游,让老区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本报记者 张 清 通讯员 石守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