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移动8年技术改造投资超7000亿
不断提升网络业务服务竞争力
作者:专访。

  依靠技术改造实现网络升级换代、平滑演进,对于通信企业不断提升网络、业务、服务的竞争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移动而言,由于大力推动技改,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发展,更锻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怎样实施技术改造?成效如何?又有何种创新之举?近日,中国移动副总裁李跃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
    8年技改:投资超过7000亿
    “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移动的技改投资超过了7000亿元,在CAPEX(资金、固定资产投入)中的比例超过90%,言外之意,整个中国移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是全部用于技术改造。”李跃说。7000亿元究竟花在哪里,究竟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李跃回忆道,在2000年到2001年之间,网络质量是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中国移动开始了网络覆盖的巨大工程,让网络覆盖到全中国有人的地方,同时还要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开展室内覆盖。现在中国移动网络质量全球领先,规模全球最大,覆盖全球最好。正是技术改造解决了当年最为严峻的网络质量问题。
    2000年到2003年期间,是中国移动资源最匮乏的时期。用李跃的话说:没有一寸光缆,没有一寸管道,没有一个机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构建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高水平的省际和省内光缆,甚至到农村的高水平的光缆,为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移动也希望通过共建共享,让这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集中管理出效益:把钱花在关键环节
    李跃说,中国移动的巨大利润是靠精细管理得来的。直到2008年,中国移动仍然是全球单位用户收入非常低的公司,但同时又是全球电信行业中收入净利润率非常高的公司,中国移动的基站数目全球最多,高质量的网络需要高投入的维护。因此,利润高一方面是由降低成本得来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移动集中管理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把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
    通过集中化,中国移动创造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为了推动集中化,中国移动又提出了集中管理的三大基石,集中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以网络建设集中化为例,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设网络,而不是根据不同的业务分别建网。李跃说,这就好比是修路,把握得好只要修建一条大的高速公路,让所有车都能进得来,不需要专用车道、专用公路,那么成本自然就低,效率就高。与集中网络建设相适应的是,中国移动始终坚持集中配置资源,大大提高了资源效率。
    集中化的成效相当惊人。以支撑系统的集中化建设为例,中国移动在广东拥有几千万用户,也是以省为单位建设计费和呼叫中心。这个中心建立起来后,效率提高了20%以上,网络建设成本降低30%以上,客户满意度在集中化后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
    技术再进步:牢牢把握TD发展机遇
    对技术进步的每一次机会中国移动都态度主动,甚至有些“贪婪”。“中国移动的特点,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发展机遇,要牢牢把握住历史机遇给予我们的可能性,结合自身特点,千方百计去发挥作用。”李跃这样概括。
    发展我国自主创新标准的TD-SCDMA,正是中国移动目前面临的最大机遇。
    早在2003年,中国移动就开始为抓住这一机遇做准备。从那时起,中国移动在全网范围内推动“两化”:IP化和3G技术2G化。没有这两化工作的开展,中国移动在建设TD中难以创造性地采取融合组网方式。中国移动技术改造战略的前瞻性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据粗略估算,2G与TD的融合组网,CAPEX(资金、固定资产投入)能够降低49%,OPEX(运营成本)可以降低51%。
    目前,中国移动集中精力开展全国范围内的TD网络质量提升工作。运营厂家缺少经验,中国移动就自主研究了11个场景的优化原则,建立了基于11个场景的优化方案和参数配置的办法。同时设计出网络优化软件,快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和推动这个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截至今年6月底,TD无线接通率已经超过96%,掉话率低于2%,与2G网络的切换成功率已经接近96%的目标。中国移动力争在年底使得TD网络质量达到接近2G的水平。
    网络优化只是TD千头万绪工作中的一项。在智能天线、终端、芯片和工具等方面,中国移动都在不断投入,和产业界一道推动产业链的成熟、提升,应对挑战。 (邵素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移动8年技术改造投资超7000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IT时代】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