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更为严峻,记者走访了在校少年儿童近4000名的曾都区实验小学,感受到该校防控甲型流感、谋划学校长远发展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构筑立体防线
“我们都有体温表!”在该校六(6)班,学生们纷纷拿出体温表测量自己的体温。
“防控甲流感,必须把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该校校长张光顺说,开学后,近4000名学生一下子涌进学校,防控甲流感的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一点闪失、一点漏洞都不能有,学校的各个岗位都紧张运转,同时,也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社区的配合,组成一道道防控甲流感的立体防线。要求较高年级的学生们自备体温表,指导学生每天自测体温,就是措施之一。
在该校医务室,校医肖学菊正在汇总《曾都区实验小学疾病防控晨检记录表》。肖学菊介绍,开学以来,学校首先采取措施进行宣传引导,发出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出共同防控甲流感的建议,加强沟通交流,争取同家长们一起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态,一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迅速处理。通过发放宣传册、办黑板报、校医自编师生解答防控甲流感的知识测试卷等形式,普及防控知识。通过教室、寝室、餐厅、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学生健康状况晨检午检,家校共同处理学生健康异常情况等措施,消除甲流感对师生身心健康的威胁。
应对超级大班
“我们班有82名学生了。”该校四(2)班班主任老师张秀兰说,少年儿童对流感的抵抗力较弱,而且又有这么多的学生聚集在一个教室里,对老师们来说,防控甲流感和教学的压力很大。
因学校布局调整、城市化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该校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又增加了258名,而教职工人数却基本没增加。今年增加了两个教学班,而全校平均班额达到80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班”。
为应对“超级大班”,在防控甲流感时,学校领导、校医、老师、家长多方参与;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学校则要求教师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全面发展整体提高。
张秀兰老师说,学生多,作业批改量大幅增加,老师们都还任劳任怨,白天改不完的,晚上加班再改。而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如何把每一个学生都照顾好,则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随着学生一年年长大,再不能用对待低年级小学生那样发小红花、“你最棒!”等简单的激励方法,大家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谋划长远发展
“防控甲流感是一时的,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则是长期的。”该校校长张光顺说,班额“超员”的问题,限于各种条件不可能很快得到改善。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只有向内挖潜,才能使教师队伍更强,课堂效益更高。
该校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了“比勤政、比干劲、比成效”的“三比”,和“细心、耐心、爱心”的“三心”活动,打造“知名班主任”,建立班集体综合考评体系。
在活动中,该校班主任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抓紧每天早晨、中午的课前30分钟,把学生的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做深做细;有的在班上探索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激发出学生们“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感;有的善于与学生家长沟通,致力于形成家校联手的教育合力……
而该校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实验专题为载体,推进课程改革,更是与建立教师主动学习的机制结合起来,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本报记者 张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