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新世纪》系列报道之六:
辉煌新世纪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新世纪购物中心走过了一段硕果累累、成绩喜人的光辉岁月,取得了改革、建设和发展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95年开业时公司销售495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02万元,安排人员就业438人;2003年改为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股份有限公司后,企业迅猛发展,销售大幅提升,一年一个新台阶,当年销售达1.4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243万元,安排人员就业1200人;2006年销售2.2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502万元,安排人员就业1600人;2008年销售4.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0万元,安排人员就业2400多人;2009年将实现 “532工程”目标,商品销售预计突破5.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600多个,年实现利税2000万元。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值对比,从一个数字到另一个数字,无不凝结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重视,无不凝结着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真心付出与辛勤劳动。 不摸熟市场的弦,铁定弹不出市场的调。14年来,公司摸准市场脉搏,不断创新营销思路,新世纪人在公司领导层的带领下从没有停止过探索发展的脚步。 首先,确保经营品种丰富齐全。公司两大卖场,经营品种5万余个,大到冰箱空调小到针线扣子,经营上做到既抱西瓜又捡芝麻,赚钱的生意难做,不赚钱的生意也做。其次,公司在发展中一直力求业态创新,实现了从单一的百货业态到超市业态连锁经营的新跨越。新世纪人实施“金角银边”战略,把便民店开设到了社区、乡镇,把方便实惠送进了千家万户。再次,新世纪购物中心跨行业投资,多元化发展,先后涉足教育、房地产开发等行业。2005年4月投资300万元与曾都区东关学校强强联合创办了东关外国语学校,2007年与宏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打造 “世纪外滩”房地产项目,公司投资1.08亿元买下260亩土地,项目紧邻府河,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规划绿化率高达35.2%,主力产品为退台洋房、小高层、豪华连排别墅。总投资约四亿元的世纪外滩按照“庭院、错落、曲径、环绕、自然”的十字方针精心设计,致力于为随州市民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世纪外滩已成为随州首屈一指的楼盘,备受居民青睐,建成的650套住房现已售出635套。 目前,公司拥有新世纪购物中心、新世纪购物广场两大商场、36个连锁店、世纪外滩房产开发项目和一所合资的东关外国语学校。市区设有2个电器专卖店、15个新生活超市便民店和19个乡镇超市连锁店。公司已形成百货、超市、电器三大营销业态齐头并进,联营、连锁网点遍布城乡,多种经营形式比翼齐飞的经营格局,跨行业、多业态的发展格局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新世纪购物中心——一个复合型企业正在随州大地傲然崛起。 争做一流员工,力创一流企业,14年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收获。14年间,原省委书记贾志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马李胜于1998年分别视察新世纪购物中心,原市委书记蒋昌忠、吴超、市长李红云和市委书记马清明等领导多次到新世纪购物中心指导工作。14年来,新世纪购物中心先后荣获全国 “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青年文明号”,全省“消费者满意单位”、“AAA级信用企业”、“供销社系统先进单位”、“百佳纳税人”、“食品卫生先进单位”和全市“最佳商贸企业”、“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十大最佳成长型民营企业”、“诚信纳税十佳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多个荣誉称号。2007年至2008年新世纪购物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随州市“突出贡献企业”,宫贵国董事长连续两年被评为“突出贡献企业家”并荣获全市“文明诚信企业家”、“首届经济人物”称号,2006年当选为随州市第二届人大常委。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成绩见证过去,发展引领未来。2007至2008年新世纪购物中心经受了最为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世纪人会更加勤奋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更加积极地迎接竞争,发挥企业潜力,彰显企业特色。 14年,时光如梭;14年,辉煌如歌。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坚持不懈的探索是根本。目前新世纪购物中心的第三步发展战略已全面启动,在未来的五年里,新世纪人力争把百货业态做大做强,把超市业态做精做活,同时兼顾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商品销售10亿元,利税总额过5000万,安排就业人员达4000个的宏伟目标,迎接企业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