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产业“扮靓”新农村
——广水北三镇试验区试出新经验
作者:宋俊超
  挖塘筑堤扩虾池,增栏建圈多养猪,点菌摘菇菇农乐……金秋时节,在广水市吴店、郝店、蔡河北部三镇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小龙虾、生猪养殖、食用菌等三大产业,把这里“扮”得格外耀眼。
  小龙虾“跳”成大产业
    “剥仁时,手要轻,一手捏住头,一手捏住尾.……”10月9日,位于广水市十里工业园的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正在培训300余名剥虾仁工人。
    去年,广水市将小龙虾养殖业列为农业产业五大板块之一。蔡河镇巧打“政策牌”,引进老板建立小龙虾养殖基地,成立养殖协会,及时向养殖户提供苗种、饵料肥料等。采取“基地+订单+农户”的模式做强基地,使该镇柏树巷村成为“大自然”公司主要供货地,实现小龙虾“养殖—加工—出口”一条龙。
    目前,该镇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连片发展近3000亩。“未来3年,蔡河小龙虾养殖面积要发展到6000亩以上,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建成大产业,带动农民致富。”蔡河镇党委书记朱红生信心十足地说。
  龙头“舞动”新农村
    今年8月,郝店镇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88个新农村建设试验乡镇之一。怎样立足广水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该镇党委书记汪大华说:“坚持 ‘以企带村’,走产业兴村之路。”
    该镇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严家湾村,推行特色产业招商,引来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起了年出栏生猪8000头的养殖小区和年出栏生猪1.5万头的养殖基地;新光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建起了1个2.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9000亩水面的有机淡水养殖基地;金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10万平方米的巴西菇种植基地和600亩水面的精养基地。
    在信达公司、新光公司的带动下,严家湾村的生猪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村共有37个养猪大户,其中百头以上的达到23户,全村年出栏生猪3万头以上。
  食用菌成为“增长极”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巴西菇又到了新一轮出菇期。”在吴店镇东湾村的巴西菇种植基地,老板李传亮高兴地说,“60个巴西菇大棚现在每天都在采鲜菇,外地催货的客商源源不断。”
    去年广水市制订扶持政策,建立专业合作社,实施“以奖代补”:建成一个巴西菇标准大棚,产菇时,给予奖励。好政策引来了多个老板,预计今年巴西菇大棚达200多个,届时可建造一个巴西菇深加工企业,食用菌产业成为该市新的“增长极”。
    吴店镇80%的农户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食用菌年产值6000多万元。为做到既保护山水资源,又发展食用菌产业。该镇引进食用菌新技术,促进食用菌品种逐渐转型。菇农从单一的依靠栎棒栽培,发展到利用栎杂木、花生壳、棉籽壳、秸秆等原料栽培,由单一的白木耳发展到香菇、黑木耳、巴西菇等多个品种。
    “创办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香菇无害化催花烘干技术,促进食用菌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将吴店镇建设成广水市食用菌出口大镇。”该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陈翠信心十足地说。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熊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扮靓”新农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