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刘万年
当前,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已成为事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基本问题和全局问题。我们抓住曾都区被纳入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的机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同类学校之间基本均衡。坚持统筹规划原则。按照“小学就近集中、初中镇上集中”的原则,结合曾都区人口变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势,在以前布局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部分中小学,到2011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设置公办小学44所,公办初中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基本形成稳定、合理的学校布局。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在全区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着重解决“中小学班额过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配套不全、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力争到2011年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教育开放和结对帮扶制度,帮助薄弱学校领导和教师尽快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优化师资队伍,为教育均衡提供人力保障。加强教师编制管理,核定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城镇教师交流,建立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定期组织“送课下乡”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平台建设。完善教师与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持续开展教师提高培训。落实资教生优惠政策,确保资教生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到位。建立义务教育教师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提高教学质量,均衡城乡学校教育水平。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评价学生发展。从心理与品德、学生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践与创新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质。以全区体育运动会、艺术节活动为主要载体,引导各学校广泛开展文体艺活动,继续抓好瓜园小学 (跳绳)等学校体育特色、五眼桥小学 (民族乐器)等学校文艺特色、实验小学(书香校园)等学校文化特色,积极启动其他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使全区达到“学校校校有特色,学生人人练特长”的目标。推进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全面提高教师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和水平,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实现“班班通、堂堂用”。 完善政策措施,为关爱工程提供制度保证。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在全面免除农村女童、残疾儿童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作业本费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注重保障两类儿童义务教育。各学校设立相应的专门管理机构,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在全区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少儿春风行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办好特殊教育。落实国家发展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整体改造,按有关装备标准配置学校教育与康复设施设备,构建适合盲、聋、弱智等不同残障类型儿童需要的课程体系,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将教育、康复有机结合。 (作者系曾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