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播香菇两不误
作者:徐王俊
10月26日,记者走进随县草店镇,错落有致的菇棚间,处处可见菇农忙碌的身影。 在岳家湾村香菇基地,不少农户正忙碌着搭建新的菇棚。村民们告诉记者,预计一周后就要出菇了,得赶快搭好棚架,把袋料搬上架。 该村村民宋光新,今年种植了4000袋“雨花3号”花菇,共有8个大小菇棚。他一边搭着架子,一边说,这个品种菇型好,花菇出菇率达80%,售价比平常的“板菇”高50%。现在正是袋料上架的时候。 正在旁边忙着割袋的宋光新的妻子熊道霞说,要是种得好,一袋料能够长出半斤的花菇,按照每公斤60元的市场价计算,除去成本,一年至少可以净赚3万元。 本是农忙时节,为何大伙却忙着种香菇呢?“气候环境决定了草店农户因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该镇党委书记岳全谱在地图上,帮记者找到了答案。草店镇处于大别山与桐柏山交界处,白天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在5—20℃之间,具有生产优质香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据了解,草店镇目前种植香菇农户约60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5%,共种植香菇2600万袋。该镇年产干菇1000多万公斤,产值约3亿元,户均收入3万元,占全镇农民家庭总收入的70%以上。香菇产业成为该镇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 (本报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余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