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数字看林业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群众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造林面积大幅增长,每年造林在10万亩以上。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市建国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政策性最强、年限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生态建设项目。自2002年以来,完成国家下达的60.6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国家投资将达到4.3亿元,已投资1.8亿元,资金全部兑现到农户,惠及全市43个乡镇办事处的 3.6万农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随州森林赛氧吧,堪称全省最适宜人居的地域。 ——林业基地形成规模。各地按照“一乡一业、多乡一品”的布局,围绕特色做文章,大力开发具有随州特色的林业基地,形成了具有随州特色的林业基地,如唐镇的大枣、府河的意杨、尚市的油桃、洛阳的银杏、柳林的板栗、蔡河的中华圣桃,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全市菇耳林基地达120万亩、杨树基地达60万亩、国外松基地达100万亩。 ——林产工业发展迅猛。我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近百家,年产值近亿元,引进了中盐银港25万立方米高密度板项目,即将投产。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意杨基地建设,探索出灵活的开发机制,形成了意杨“上路”、“下田”和“下滩”的发展格局。 ——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州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基地。今年前三季度,食用菌产量达2.59万吨,同比增长20.7%,出口创汇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居全省第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随州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 ——非公有制林业快速推进。全市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承包等形式进行林地流转,非公有制林业面积达到276.3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36.6%。不造无主林,不栽无主树,新造的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100%为私有民营。 ——林业投入成倍增长。抢抓机遇,努力争取以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为主的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这几年,国家对我市林业的投入每年保持在亿元以上。进入林业的民营资本超过了5亿元,涌现了一大批民营林业大户。 ——资源管护得到增强。始终把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秩序稳定放在林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实行“三管四严”,即管住古大珍稀名木的采挖、管住生态公益林的抚育采伐、管住林地定额使用指标;严管队伍、严查采运、严办案件,严处违法。全市大小20个松香厂全部关停,关闭取缔木材加工企业61家。今年1至10月,共办理各类森林案件155起,处罚161人,其中刑事案件12起,逮捕、刑事拘留15人,放飞野生动物600余只,收缴木材305立方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全市集体林地完成确权面积653万亩,完成率为91.4%。同时,着力抓好配套改革,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1个,开展林权抵押贷款11宗,共发放抵押贷款1000余万元。部分乡镇积极开展森林火灾保险试点,为全市开展森林保险积累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