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快六岁了,现在的小孩子,脑子特聪明,反应也快。新买的手机,我自己还没玩转,她已会径直打开,并且兴趣盎然地玩起游戏来了。
对现在的女儿,我是又爱又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虽然像团泥巴,软软的、啥也不会,但我觉得新鲜,只当玩泥巴的,还觉得有点意思。时间一长,感觉女儿成了糍粑,想甩又甩不掉。一到两岁开始学步,一切听我的,这时候女儿最听话,也很讨人喜欢,第一声爸爸叫得我兴奋好几天。两到三岁时比较好玩,唱歌跳舞做游戏,样样来随时来,家里那时候每天都有演出,笑声不断。四岁以后就有点不随手了,吃东西再也不会主动先给爸爸,家庭演出也变得稀少。现在更别提了,吃的玩的不和我分享了,一旦看见好东西,还主动和我抢。我说的话开始不灵了,有时还学会顶嘴,甚至就某些个人利益问题直接和我过招,关键时刻还寸步不让,态度强硬。就说看电视吧,我要看中央一台的新闻,她却把住遥控器不放,要看少儿频道。俗话说女大十八变,现在才六岁呢,就已经变得让我无法捉摸。我想,女儿之所以对我形成挑战的态势,主要是她的知识在增加的缘故。我过的桥比她走的路多,吃的盐比她吃的饭多,比知识那是不在话下。尽管如此,我还是继续“充电”,买了一些关于家教的书,不仅自己研究,还要求当妈的也加强学习。此外,我经常看一些智慧小故事,同时收集一些脑筋急转弯作为资本。别说,还真有点儿用,每天睡觉前讲故事,女儿特喜欢。
最近,我看了《孙子兵法》,又获得启发,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家教专家提示说,要和孩子做朋友,要思想上实现平等。可现在社会不同了,你要跟人家做朋友,别人还不愿意,女儿现在是“小公主”,吃的玩的都是最好的,我是家里的“长工”,加上她妈长期“打压”,地位严重不对等,跟她做朋友有困难,但再难也要努力去做,不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家教专家还说了,言教不如身教,想孩子怎么样,自己先得怎么样。我喜欢打麻将,女儿就跟着垒长城;我喜欢吃零食,女儿就不好好吃饭。没办法,为了不让女儿玩游戏,我带头不玩游戏;为了让女儿加强学习,我和她一起做作业……为了女儿我愿意观念变,思想变,行动变。但我的变化是有限的,我变来变去还是我,我只能告诉女儿:我会努力做一个好父亲,做好她的第一任老师。女儿的变化是无穷的,变来变去未必是原来的她。学校是她的第二个老师,社会是她的第三个老师,这方面我左右不了,我只能尽量帮她选择好一点的老师。女儿还小,我还不老,我们都有机会,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共同面对,一起努力,明天会更好!
●郑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