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遏制政策外生育 稳定低生育水平
  鲁洲芳
   近几年,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少生优育、晚婚晚育、生儿生女顺其自然等新型婚育观念形成了广泛共识,我县低生育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同时,仍有少数地方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导致政策外生育反弹势头强劲。
    从调查结果看,导致政策外生育反弹的主要原因有五点:一是传统观念导致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相矛盾,于是想方设法超生;二是一些人生活富裕了,萌生超生念头和行为;三是一些流动人口处于监管失控状态,躲着超生;四是处罚不力,助长超生;五是责任不明、措施不力,造成超生。
    对此,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切实遏制政策外生育势头的反弹。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破解政策外生育的薄弱环节。一是配齐配强镇、村各级干部队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计生干部队伍。二是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积极推行村民自治,努力形成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相互约束工作机制。四是抓好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全面开展孕环情监测,对违法生育行为做到早发现、早补救,最大限度减少违法生育行为的发生。
    加强宣传教育,促使计生国策家喻户晓。宣传教育始终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各地都要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等活动,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让广大群众学习计生政策、了解掌握计生政策、自觉遵守计生政策,不断促进婚育观念的转变。
    加强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推动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在抓好农村奖扶,独保费兑现,独生子女、双女户中考、高考加分,困难计生家庭结对帮扶和企业退休职工等奖励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对农村 “独女户”和“双女户”的利益导向新举措,力争在“双女户”结扎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养老保险及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消除政策外生育隐患。流动人口一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超生对象70%为外出流动人口,不破解这个难题,遏制政策外生育很难取得实效。一是各地要积极采取刷写标语、办专栏、发放资料、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颁布实施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确保《条例》深入人心,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二是组织专班对所有流出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对流出的成年育龄妇女重新进行信息登记入库,落实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同时向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信息,与流入地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实现两地共管。三是组织计生部门主动开展为流动人口对象送证上门等优质服务活动,积极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形成遏制政策外生育的社会氛围。为有效遏制超生不征、助长超生的不良倾向,各地都要成立专班,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全面开展对违法生育行为严惩重处活动,对违法生育对象决不能心慈手软,严格做到发现一起、立案一起、申请法院强制征收一起,努力形成对群众的教育警示效应,促使政策外生育反弹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遏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既要求广大计生干部努力实现由单纯的行政控制向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的工作方法转型,同时要求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努力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作者单位:随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遏制政策外生育 稳定低生育水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