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出口“全国第一”
——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探秘
作者:许享红徐王俊
12月初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11月,三友公司出口6965万美元,居全国食用菌出口企业第一位,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第二位。 三友公司销售收入、税收等各项指标两年翻两番,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税收3000万元。 三友快速发展的奥秘何在?12月初,记者进行了探访。 浙江庆元是全球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有800多年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州人纷纷前往庆元学习技术。而庆元县土生土长的何小芳 (上海华河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敏锐洞察到,21世纪的庆元,资源逐渐萎缩。他看准了随州食用菌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前景,乘着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2007年11月,上海华河工贸与湖北银兆、三岗公司,联合投资成立了三友(随州)公司。 三友公司按照“工厂+基地+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种植”不仅壮大了企业实力,也带动了广大菇农增收。 该公司高起点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企业,主攻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了全封闭食品生产车间,从日本进口最先进的设备,兴建了全国食用菌行业最大的冷库,可存干菇300万公斤。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开发菇丝、菇粒、菇丁、菇粉等,与市内同行业企业错位发展。 为拓展国际市场,三友公司申请商务部批准,在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注册3家分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增强竞争力,市场辐射欧美等5大洲的53个国家,与369个国际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 三友董事长何小芳认为,企业的价值还要看对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三友2008年在随县三里岗、洪山等7个乡镇,投资建立了68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吸纳3.76万户菇农标准化种植,每袋奖励0.5元,确保香菇色质。三友每年收购食用菌约800万公斤,且年年提价收购,保护农民利益。 对于龙头企业助农,菇农感触颇深。随县高城镇雷家祠村菇农刘军说:有了三友这些龙头企业带动,我们随南和随北的农民种香菇的劲头更大了,我家每年香菇收入两三万元。而三友正在建设的脱水蔬菜项目,旨在带动随中地区菜农增收,该项目投资6000万元,年收购加工蔬菜1000万公斤,预计明年2月投产,将新增就业100人,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该公司总经理刘银水表示,香菇多糖提取、银杏提取物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将接二连三开建。未来5年内,三友力争年创汇2亿美元、缴税1亿元,坚守全国食用菌出口第一,坐上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把交椅,并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中抢前争先。 企业跨地区联合,立足随州经营,放眼全球市场,高起点建设,科技做后盾,示范带动一个产业,这或许就是三友超常规发展的奥秘所在。 (本报记者 许享红 徐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