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退役战士的追求——记我市自主创业模范刘金才
(上接第一版) 刘金才在部队时学会了开车和修车。有了这样的经历,他利用伤残补助金和退役安家费共2.8万元在曾都区北郊开了一家简易的汽车修理厂。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由于种种原因,修理厂第一年亏损近2万元,刘金才不得不暂时关闭了修理厂。 但他没有气馁,为了维持生计暂时开起了“麻木”。善良、细心的他在开“麻木”等客的过程中,经常免费为附近的出租车诊断故障,渐渐的,不少司机都知道开“麻木”的刘师傅修车“有一手”。 2003年,刘金才的修理厂重新选址开张,名为“泰德汽车修理厂”。他的经营理念犹如其店名“道德重于泰山”。有了近半年的街头“宣传”,老客户来了不少,新客户也络绎不绝。针对随州城区缺少越野车维修力量的情况,他又增加了越野车修理项目,修理厂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2007年“八一”前夕,市委书记马清明来到了刘金才的汽车修理厂,与他亲切交谈,鼓励他要发扬军人好作风,诚信经营,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刘金才牢记书记的嘱咐,继续艰苦创业,把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快。 2008年,泰德汽车修理厂搬了新家,经营场地扩大了,又新增了烤漆房、电脑故障检测仪、钣金修复机、举升机等10多万元的装备。当年4月,刘金才还与朋友合伙组建了一支外墙装修施工队,参加碧桂园工程建设,承接了600多万元的工程,在带动乡亲务工增收的同时,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2009年5月,刘金才的施工队遇到了资金困难。市委书记马清明闻讯后,与市信用联社负责人联系,帮助贷款15万元,解了施工队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刘金才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感恩回报 奉献社会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刘金才说,自己能获得一点成绩,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和各级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他时常提醒自己,要尽力回报社会。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5月19日晚,市民政局向省里集中调运救灾帐篷时,一辆汽车发生故障,维修遇到难题。刘金才接手修理任务时,已是深夜。经检查,发动机上老式汽油泵损坏需更换,但这种汽油泵已经停产多年,很难找到。他一家家敲门,向可能有此配件的修理店寻求帮助,直到20日凌晨2点,才从一家修理店的仓库里找到这种零件。早晨5点半,终于将汽车修好。考虑到抗震救灾是大事,他当即决定暂时放下自己的生意,作为一名义务技术员,随车队将帐篷送到目的地。 6月初,市卫生局代收了湖北新中绿专汽公司捐赠的两辆洒水车,准备送往四川地震灾区。不料,临行前,汽车蓄电池等零件遭窃。刘金才获悉情况后,逐一检查,重新安装了被盗的零件,并再次担当义务技术员随行。两次担当随车义务技术员,虽然很苦很累,还耽误自己10多天生意,但刘金才觉得在关键时刻,自己能为社会做点事情,是应该的,是有意义的。 事业有了发展,刘金才不忘关心同他一样的退伍兵。目前,在他创办的经济实体里,吸纳了夏洪森、吴明伟等10多名复员退伍军人。 2009年11月25日,是刘金才难忘的日子。他光荣地当选“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他说:“我一定不让‘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这个光荣称号在我身上褪色。我将更加努力,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