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乡村和谐农家乐
——随县均川镇新农村建设采访记
作者:金鸣张清
  本报记者 金鸣 张清 通讯员 谢成臣
    隆冬时节,记者在随县均川镇采访,只见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乡村公路笔直平坦,村庄美景映眼帘,山乡处处闻笑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摆脱“盖盖楼、修修路”的老模式,让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均川镇探索出新路子。
  村容整洁美又亮
    周家畈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站在村头放眼望去,水泥道路环绕村庄,村容整洁换新貌。村民胡安贤自豪地说:“现在我们村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环境大改善。”
    规划先行,是均川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镇在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经济能力的基础上,对随应省道和汉十、随岳高速公路沿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在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电、通水、通信息的同时,大力发展意杨林木、食用菌种植,生猪养殖和生态沼气池建设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改善乡村环境。目前,该镇周家畈、珍珠庙两个村的卫生厕所使用率在80%以上,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周家畈村村民邱高全告诉记者:“新农村建设改变了村民的陋习。现在烧饭不用柴,点灯不用电,猪牛全进圈。这才是我们农民向往的新农村新生活。”
  特色经济富农民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均川镇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围绕生猪养殖、禽蛋产品开发、意杨种植等特色产业做文章。
    生猪养殖是均川镇一大特色产业,为把产业做强做大,该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猪养殖。今年该镇已出栏生猪21万头,出口1.1万头,创汇80万美元,出售禽蛋2326吨。同时,该镇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和意杨种植。金船食品公司,每年都与农户签订大蒜、辣椒、莲藕、食用菌等种植合同,产品收购加工后,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今年该镇意杨也发展到2万亩,成了百姓的“摇钱树”。
    同时,该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药山村有山有水,景色秀美,村干部邀请在深圳的老乡贺道明回乡创业,成立洪安旅游开发公司。贺道明计划投资5000万元,对该村进行生态农业开发,形成渔、林、果立体农业模式,把药山村建成生态农业旅游区。
    “用好一个能人,搞活一个企业;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均川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杨志道表示,明年该镇还将新增两家有特色的规模企业,可安置700多名农民就业。
    乡村和谐民风正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不单是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水平。
    在均川镇,广播电视村村通,乡村文化也更丰富多彩,农民不仅可以在家看电视、到农家书屋看书读报学科技,而且还能在家门口不定期看电影。正在周家畈村图书室看报的村民周华清说:“现在空闲时间来看看书报,多了解点新科技、新知识,对种地、生活都有好处!”
    据了解,近年来该镇不仅加强了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还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养老和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今年,该镇已投资18万元对22户困难户的住房进行了改造。
    眼下,一个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均川这片土地上渐渐立起。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和谐农家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