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大 招 商 招 大 商
——我市2009年招商引资综述
作者:陈晓林
  本报记者 陈晓林
    梧桐引得凤凰栖,招商硕果压满枝。
    来自市招商办的信息让人眼睛一亮:1至11月份,全市新引进项目98个,实际利用内联资金37.45亿元,同比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4402万美元,同比增长67%。全市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62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在建项目30个。预计到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超过43亿元和4400万美元。
    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市招商引资缘何逆势而上?
  亲历亲为,“一把手”抓“一号工程”
    12月16日,北京。在市委书记马清明、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等见证下,市长刘晓鸣和恒天集团总经理刘海涛郑重在战略重组新楚风公司的协议上签字。一度沉寂的楚风汽车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即将重新启动……
    随州要实现“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的目标,突破口在哪里?
    “随州必须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要通过大开放,实施大招商,实现大发展。”市委书记马清明说。
    矢志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历亲为抓招商,今年先后10余次率队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等地,开展项目推介、招商恳谈等活动,强力推进重点项目。
    如今,无论是市一级,还是区(县、市)级,乃至乡(镇、办)级,招商引资工作都成为了“一把手”抓的“一号工程”。
    “由于特殊的大环境,今年是近几年来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各级领导率队外出招商力度最大、次数最多的一年。高密度的外出招商,一方面引进了项目和资金,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随州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企业家认识了随州、了解了随州。”市招商办主任周小建介绍。
  创新方式,招商之路越走越宽
    隆冬时节,曾都经济开发区内,神农生态公司扩建项目仍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香菇产业在随州有规模,出口渠道畅通,我们对投资前景非常看好。”投资商中国劲牌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创新招商方式、开辟招商新途径,是我市今年招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大法宝。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我市初步形成了招商引资“流水生产线”:多渠道收集信息——分析对接项目——登门拜访或邀请企业家来随考察——项目跟踪落实。今年,我市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设立了驻深圳、上海联络处,派出18个招商专班和有关部门招商干部拜访了上千家企业,促成了200多名客商来随实地考察,一批项目已经签约或正在洽谈。
    此外,我市继续以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拓展招商渠道。尤其在产业招商上,围绕打造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我市不断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接洽,与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方正回归创业园的“以商引商”工作进展顺利。
  创优环境,随州人不亏待朋友
    今年,我市继续推进环境“生命工程”建设,打造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发展环境。
    “随州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我们不会亏待朋友。”市领导掷地有声。如今,对客商“六个字”的承诺(安全、赚钱、开心)和对内“四句话”的理念(客商无小事,诚信打动人,变通是个宝,人人是环境),已成为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
    广水市杨寨冶金工业园里,金汇公司项目和华鑫公司项目遇到了供电瓶颈,市领导和市供电公司及时出面协调,促进了项目按计划推进;随县闽商石材工业园建设中,遇到了征地等困难,市、县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
    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和“两圈”建设的历史机遇,炎帝神农故里厚积薄发。随州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正催生新一轮的振兴和跨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 招 商 招 大 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