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走马岭村严格按照科学规划积极建设新农村,抓住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在兰花新区举办的大好时机,请到曾都区建筑规划设计院对该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科学规划,全力实施农房改造和集镇建设,对兰花新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兰花新区开发利用是建立在避开基本农田,开辟荒山、荒地的基础上,规划南北长1.5公里,宽1公里,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设计街道为一纵三横,内设一个工业园区,三个居住区,一个休闲娱乐中心,一个综合贸易市场,入住规模企业10家。2008年、2009年先后对厉和公路沿线自然湾进行文明通道集中整治、清理沿线杂物、路障。
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始终抓住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条主线,抢抓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一是发展兰花产业,全村从事兰花培植、贸易60户,其中年人均收入10万元以上的大户26户;二是大力发展菇耳种植,全村从事菇耳种植180多户,种植袋料香菇35万袋,木耳15万棒,年收入200多万元。同时依据地理优势从事菇耳交易经纪人18户,户均收入20万元以上;三是积极发展生猪养殖,2007年新建存栏母猪180头,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规模养殖场一个;四是2007年引进规模纺织企业一家,2008年利用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引进投资上千万的石材企业两家,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人人有事做,户户都增收的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几年来,该村积极投入农田基本建设。2007年曾都区林业局扶持5万元疏通渠道3000米,新建提水灌溉泵站一座;2007-2009年该村利用国家项目资金修复堰塘12口,有效地解决了500多亩水田灌溉难的问题;2008年该村利用“一事一议”资金1.3万元修通了一组、四组机耕路2000米,改善了200多亩土地的耕种条件。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实现村容整洁,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呼声。2006年该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0万元,硬化1.5公里长的兰花大道;2007年春,农户自筹20余万元,修通兰花新区排水渠道1500米;2007年秋,利用国家项目资金15万元解决了180户近700人是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曾都区供电公司扶持45万元,镇政府扶持10万元,村集体投入5万元对180户用电线路进行改造,使农户用电有了保障;石材企业扶持资金10万元,区林业局扶持5万元,农户捐资5万元,村集体投入3万元硬化了一组、三组1500米通组公路,彻底解决了农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行路难问题;2009年曾都区林业局扶持绿化树木2000株,对通村路、通组路进行绿化,扶持15000株速生杨,建设速生杨基地200亩,同时扶持20000株速生杨绿化了湾子林,扶持24000株湿地松绿化荒山200亩,让荒山闲地变成了绿色银行。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该村以文明创建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2007年村集体投资38万元新建了集办公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既改善了办公条件,方便了群众就医,也成为村民了解政策、学习科技知识,丰富文化活动的阵地;二是在区林业局、区文体局等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建立了农家书屋,收藏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各类图书、光盘2000余册(盘),为农村提供了科学致富技术,也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每年举办一次 “农民讲坛”演讲会,请致富带头人、邻里和睦榜样、在尊老爱幼模范等做典型发言。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典型事例感动人,以榜样模范带动人;四是请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培训农民,现场传经送宝,以科技促增收,同时加强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和法律意识,努力打造平安、文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