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是否会影响您2010择“基”
随着2009的落幕,人们将投资理财的目光瞄向了崭新的2010年。排名是否成为2010年投资者的择“基”标准?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专家去寻找答案吧。 ■疑问一 基金公司岁末何故争排名 专家说法:多为2010年业绩做铺垫 2007年收官之时,就有无数投资者瞄准了些许业绩翻番的基金产品准备来年投资,而经历了2008年市场大跌之后,基金清一色的绿色业绩又让投资者对排名彻底失去了兴趣。随着2009年市场的回暖,基金平均50%~60%的业绩增幅让人们重燃对基金排名的兴趣。 某基金业内人士透露,每年年底,各大基金公司为旗下排名较为靠前的基金产品争夺更好的名次,当然是出于对其自身品牌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在来年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该只基金或该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产品;通常,旗下产品排名较为靠前的基金公司会通过在短时期内变换持股仓位或个别持仓股票等方式,来争取最终的业绩增幅排名。截至2009年最后一日,已有超过10只偏股型基金业绩翻番,而这10只基金很有可能成为投资者2010年关注的重点。 ■疑问二 排名可否成为择“基”标准 专家说法:短时排名不可做标准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基金业绩排名对投资者来年选择基金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是投资者更应仔细研究造成这样排名结果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分别是什么。“2006~2007年众多基金业绩翻番大多归功于市场的繁荣,同样,2009年众多基金50%以上的涨幅也是因为2008的深度下跌造就的反弹行情,这对于正常的基金产品来说并不是常态。”招商银行西安分行CFP理财师曾平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判断基金业绩好坏并非单纯依靠业绩增幅的排名,从长期研究来看,旗下基金能在连续两年内进入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可谓寥寥无几,一年内的排名有很多市场因素包含其中,对于众多“老资格”基金来说,一年内业绩的增长并不能完全说明它的价值所在,相反,长期排名或者连续多年的稳定排名才是判断该只基金价值的标准之一。 面对近年来各大基金研究中心兴起的评级热潮,江赛春建议投资者可将基金的年末排名与星级评价结合起来看,基金的星级评价一般是根据该只基金的长期业绩及投资配置、未来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结果,而年末排名又说明一定时期内的业绩增长能力,结合来看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疑问三 2010如何择“基”而动 专家说法:2010年个人投“基”应更注重仓位和类型调节 2009年是全球共同抗击金融海啸的一年,中国经济在2009年表现得格外抢眼。仅就信贷规模增幅来看,多方预测的全年9.5万亿元信贷增长规模就足以让人咋舌。曾平认为,如此巨大的增幅让货币充分在股市及房市上得以流通,2009年充足的货币供应量应该是拉动市场上扬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首要考虑201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按常理分析,2010年的货币供应量不会再像2009年那样充足,从2009年11月开始,我国CPI也已由负转正,今年还有可能不断走高,去年大量流入市场的货币会否导致通胀率的持续上升,央行会否在今年某个节点进行加息,都是未知之数,他个人对此表示谨慎的态度。 2009年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成为市场的佼佼者,主动投资型基金则稍显逊色,而专家认为,2010年领跑基金市场的有可能是部分主动投资的偏股型基金。曾平说,从谨慎的角度考虑,投资者可适当调节个人投资基金的仓位,目前理财者可投资的平台非常多,如果资金量足够丰富,黄金、债券、外汇等投资品种都可适当配置,投资者不必将眼光只局限在股票或基金上;谈到具体的基金品种配置,曾平则建议投资者可适当调节偏股型基金或其他类型基金之间的比例,以灵活防范风险。这两年的创新型封基、ETF联接基金,各类创新型基金都在吸引着投“基”者的目光,江赛春认为,投资者主要关注该类基金创新点在哪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创新型基金在发行之初都会有大幅业绩增长,投资者也不必热切追捧,选择适合自身投资风格的基金才是投资的正确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