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开棺验尸”揭开隐秘真相
——随县“1.3”命案侦破纪实
作者:徐军国
  阅读提示
    56岁的村妇在砍柴途中死亡,家属判断她是在过水沟时不小心摔死的,遗体即将火化。随县公安局民警听到村民议论后,随即展开调查,并开棺验尸,拨开层层疑团,最终查明村妇死于非命……这在小说戏剧或荧屏中出现的破案情节,近日在随县真实上演。
    究竟谁是夺命凶手?案子背后又藏着什么隐情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这起杀人命案的前因后果,揭开了这桩山村惨案的“面纱”。
  砍柴村妇离奇死亡
    1月3日,随县尚市镇净明铺村依然宁静悠然,但家住该村3组的村民小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顿饭的功夫,母亲王华竟与自己阴阳相隔。
    下午5时许,小强到姐姐家去吃晚饭。晚饭过后,小强接到妻子的电话,称其母亲午饭后就出去砍柴,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小强心想,母亲以前砍柴时,也曾很晚回家,或许现在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电话中,他叮嘱妻子:“再过一会,如果还没有回来,你就出去找找。”
    晚上7时30分,已经回到家的小强,仍然没有见到母亲,一种不祥之兆顿涌心头:“母亲不会出什么事吧?”随后,小强便和其他村民一起四处寻找。8时许,凭借手电筒的光亮,村民们在村子铁路边的一条干沟渠里,发现王华尸体。只见其左腿弯着,右腿压在左腿上面,在其脖子部位有一处刀伤,身旁还有一把镰刀。
    死者王华,56岁,待人诚恳,平时与村民没有什么怨恨。考虑没人要害她,在场的村民分析认为:王华是在过沟渠时,自己跌倒在沟内,正巧摔在自己拿的镰刀上,导致割喉而亡。
    在村民的建议下,小强连忙找来门板及被子,将母亲的尸体运回家中,准备办理后事。
  开棺验尸证实他杀
    王华的后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家属决定:1月6日上午,火化后安葬。
    凛冽的寒风愤怒地呼啸着,王华的死使这个平静的山村笼罩在悲痛凝重的气氛之中,许多村民前往王家祭拜,并对王华的死深表遗憾。其间,也有村民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好好一个大活人,怎么一下就摔死了呢?”“会不会另有死因?”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
    1月5日晚,随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金安翔在乡村走访返回的途中,听到村民议论后,凭借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和对案件高度负责的精神,他当即要求:“人命关天,即使死者家属没有报案,我们也要当案件办,绝对不能让辖区内有隐漏命案发生。”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民警先从外围开始调查。当晚11时,民警找到小强,小强回忆了发现母亲时的几个重要细节:头发上都是血迹,沟里还有几处血迹。在离母亲几米远的田坎上,还有一把千担(挑柴火的工具)。小强的妻子也道出了疑惑:“婆婆身上带着1000多元钱,不知丢哪里了。”
    “摔在镰刀上,一刀致命!怎么会有这么巧?”“一刀致命后,头发上怎么会有血迹?”“如果真要过沟,千担为何离其几米远?”“身上带的钱哪去了?”……疑问重重,民警在对现场及当事人陈述进行分析后,初步认定是一起凶杀案。
    考虑到案情重大,如果一旦尸体火化,一切证据便会荡然无存,会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专案组决定:开棺验尸。6日上午,法医验尸结果证明了凶杀的认定:死者颈部有勒痕,在其后脑壳上还有几处伤口,死者系失血休克性死亡。
  同村小伙露出马脚
    凶手是谁?为何要下此毒手?专案组决定采取惯用的拉网式排查。在对案发现场周围进行调查走访时,一位老太太反映:案发当天,王华的身后,还跟着同村小伙李栓柱。民警很快了解到,20岁的李栓柱,只上过小学一年级,无业,曾与王华家发生过矛盾。案发后,李栓柱的举动很反常,平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的他,这几天抽好烟,还在随州城区宴请村里的几个好友。综合这些情况,警方决定正面接触李栓柱。
    可就在民警寻找他时,却不见了其踪迹。究竟去了哪里?民警迅速调取其社会关系和平时的活动轨迹,分析他不会跑远。上午11时,尚市镇净明街头,一个人刚从网吧里独自溜达出来。“对,就是他”。几名便衣民警悄悄地靠近,还没等李栓柱反应,就被结结实实地摁倒在地,
  原是邻里纠纷引发
    被带到派出所后,没几个回合,李栓柱就交待了自己的罪行。
    去年10月,王华家的两袋稻谷不见了,其家人怀疑是李栓柱所为,索要未果后,便将李家的煤气灶搬走了。1月3日下午,李栓柱遇见王华,见到她手中拿着镰刀、千担,还有两根捆柴的草腰子,便跟随其后,想找她要回煤气灶。一直跟随到一个仓库后面,李栓柱见时机成熟,上前对她说:“你把我的煤气灶还我算了,那两袋谷不是我偷的。”
    “我在家说话不算,你要找就去找我家当家人吧。”王华应付着,继续砍着柴。大约砍了3小捆时,满肚子怨气的李栓柱再次上前:“你把我的煤气灶还给我算了。”
    王华有些不耐烦:“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李栓柱凶相毕露,“我们年轻人容易冲动,你把煤气坛还给我,我放你一条生路,让你活到过年,你不给我就将你闷死。”
    “我实在拿不出那东西,我也不想死。”王华乞求道。
    见王华没有归还的意思。李栓柱夺过她手中的镰刀,挥起镰刀砍向王华,但没有砍中。镰刀砍在铁路旁的石壁上,刀子被砍了一个豁口。李栓柱没有住手,他就势从路上捡起一块石头,用石头砸向王华的头部。
    出于本能反应,王华想跨过小沟向东逃命,但没有跨过去,倒在沟里。李栓柱用白色包装袋从后面勒住王华的脖子,将其勒晕,并用镰刀在其颈部割了一刀。随后,李栓柱将王华身上的1000多元现金搜走。
  血案发生令人深思
    李栓柱作案后,回到家里,天才刚刚黑,简单地弄了点饭吃便睡下了。次日,村里人议论说王华的死,他假装没事一样呆在村里。
    1月4日下午,他遇到本村的一个朋友,便请他上网。上完网后,他们专门租了一辆车,来到随州城区,当晚吃饭花了600元,又买了一件450元的灰色棉袄。随后两天里,李栓柱将钱挥霍一空。同村的一些朋友都认为,他最近大方了,发达了,李栓柱笑而不答。
    当李栓柱听说王华即将火化的消息后,以为只要过了这一关,就可逍遥法外。但他没想到是心细如发的民警,最终让王华离奇死亡的谜底揭开。目前,李栓柱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随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采访中,李栓柱道不尽的是后悔。他父母在外地打工,前不久其父专门开导他,并叮嘱:王家拿煤气灶的事情,你不要管了,有什么事情等我们回来再协调。可是李栓柱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起本不该发生的悲剧,留给人们的是太多的反思。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类似邻里纠纷等问题的,尤其应当注意加强沟通与交流,尽量避免采取过激或过于生硬的手段来单方解决矛盾,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引入社会力量来化解纠纷,如通过村委会等进行协调。看来,要加强农村留守青年的心理疏导,避免悲剧重复发生,还任重道远。
    (文中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徐军国 通讯员 袁红召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县“1.3”命案侦破纪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焦点特写】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