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 民 谈 年
作者:王松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春节这一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渐渐有了些别样的 “味道”,不过大家都认识到年味不如以前了,说到底是因为生活幸福了。 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周琦江说,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买新衣服、大扫除、贴春联。年前几天,家里就忙着炸丸子、包饺子。大年初一开始放鞭炮,向长辈拜年,还可以得到几毛钱压岁钱。“可现在,都到腊月底了还感觉不到多少过年的味道。” “年味是淡了,不过淡的只是过年那些繁复的形式。”“80后”的小张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过年还讲究,对过年的期盼自然就淡下来了。不光如此,打扫卫生有家政公司,年夜饭可以到餐馆,即便是拜年,也多了手机短信各种快捷的方式,“我觉得现在过的日子,不是过年胜似过年,真到了过年,也没有必要为固守过去时代的形式劳心费神。” 过年形式的简化,却并不意味着丧失了年的意义。过年期盼亲人团圆,憧憬来年美好的心愿还是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心里,年味淡了,折射出生活的进步;年味淡了,是因为老百姓的日子甜了。本报记者 王 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