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驶 入 快 车 道
——广水工业经济发展记
作者:宋俊超
开年以来,广水市工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风机制造、造纸包装、医药化工等6大产业销售订单足、设备满负荷运转。 工业强市,是该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弦律。今年,该市工业发展预期目标为:全年规模工业确保完成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0%。 “广水工业去年在实现保发展、保增长、保稳定的目标后,今年将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信心百倍地说。 “铸造”坚实信心 “帮老板树信心,为企业解难题。”去年,该市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中,提出集全市人力、物力、财力,力促工业经济逆势上扬。省风机厂、永阳防水实施重组搬迁扩能时遭遇“寒流”,该市决定将两企业老厂土地拍卖收益的60%返还企业,促使两项目顺利竣工。 在该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100个市直部门对口帮扶企业、100名干部驻点企业的服务“直通快车”中,帮扶广彩、双剑、中意等一批企业联系大客户,巩固营销市场,降低营销成本。目前,该市规模企业产销率达到96%以上,实现了产销两旺。 牵线搭桥,为企业“输血供氧”。该市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并积极引导银企合作,帮助38家规模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贷款近4亿元,为双剑风机、三峰风机等5家重点企业申报技改专项资金4000万元。 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后,该市提出了“对接大武汉,服务大武汉,融入大武汉”目标,金汇冶炼公司、茂鑫胶带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瞄准武汉的“钢、车、机、烟、酒、药”六大支柱产业,当好“配角”,全面与其配套,武汉的各类生产要素也源源不断地流向广水。武汉同济奔达公司与鄂北制药厂强强联合,湖北吉达药业公司、武汉凯龙化工公司相继投资广水。 “提纯”发展后劲 科学发展、创新扩张、低碳经济、品牌效应……成为该市夯实工业经济基础的关键词。 做强龙头企业,让“龙头”领跑工业企业。该市把风机、造纸包装等作为重点支持产业,鼓励做大做强,并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产品。去年,该市规模企业开发出各类新产品40余种,申报国家专利技术16项,获省地级科技成果认定7项,其中双剑风机公司研发的大型高速节能风机技术获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奖。 节能降耗,打造“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该市对入驻十里工业园、开发区工业园、杨寨冶金工业园三大百亿园区企业,以“循环经济、生态环保”为标杆,实行“非标莫入”制。 品牌就是效益。该市引导企业争创精品名牌,去年有3种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8件商标被评为 “湖北著名商标”,8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有“中国·广水”制造的风机、汽车胶带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借梯”再攀新高 “抓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开足‘招商引资,引智引才’两架马车,让企业数量多起来,骨干企业壮起来,产业规模大起来,工业总量上起来,工业脊梁才能真正挺起来!”该市市长吴超明深有感慨的说。 新增规模企业哪里来?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不断打造区位、政策、产业、环境优势,增强客商投资广水的信心和决心。 该市遴选出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向温州、广州、深圳等地派驻招商小分队,开展项目推介活动。在营造招商“洼地”的同时,该市还注重借智生财,做到推出一个项目,引进一批能人,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实现了项目与人才的良性互动。该市风机制造、纺织服装、造纸包装、冶炼铸造等产业,吸引各类人才1000余人。 到去年底,该市新增规模企业21家,规模工业企业达173家,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43.1%;增加值36.4亿元,同比增长34.9%。今年,该市确定启动实施投资过2000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20个,计划投资总额12.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实现“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目标。 (本报记者 宋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