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租房里幸福年
作者:王董斌
“今年春节是我们全家过得最高兴、最幸福的一次!”正月初六,在东城蒋家岗廉租房小区,居民朱世华和老伴敖严勋激动地说。 老两口都是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朱世华无职业,敖严勋是原塑料厂下岗职工,3个女儿都已出嫁。去年11月,他们从原来不到30平方米的平房搬进了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廉租房。朱世华说:“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朱家的廉租房一室一厅,带有厨房、卫生间,面积50平方米。房屋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地面铺上了地板砖,客厅放有一台旧彩电和旧冰箱。敖严勋喜滋滋地说:“房子装修花了4000多元,都是孩子们出的,彩电和冰箱也是孩子们给的。” 正月初二,女儿、女婿和外孙来给二老拜年。从北京回来的二女儿看到父母住上了新房,十分高兴,连声说“父母赶上了好时代”。朱世华在客厅支起了大圆桌,摆上了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围桌而座,谈笑风生。 朱世华说:“以前我们住的房子面积小,连个圆桌都支不下,一个小方桌围坐不了几个人,有的不得不站着吃饭,别提多尴尬。现在房子虽然只有50平方米,但我们已经知足了!”住在廉租房里,老两口每月只需向政府缴纳近50元租金。 朱世华和老伴敖严勋都有病在身,一年看病吃药要花不少钱,生活比较困难。敖严勋说:“政府还给我们办理了低保、医疗保险,现在又住上了廉租房,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住,这都是享共产党的福啊!” (本报记者 王董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