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堵,更要疏
——未成年人上网现状探析及应对
作者:徐王俊
日前,团市委对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8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有上网经历,其中选择将上网作为主要课余活动的学生占28.9%。 3月7日,记者采访发现,网络为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宛如一把“双刃剑”,令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不少专家表示,解决青少年沉溺网络问题,堵不如疏好。 网吧内幕,忧何以堪 当日,记者走访随城多家网吧发现,青少年上网的现象不在少数,且绝大多数都以玩网络游戏为主。 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大门对面,天源网吧、星月网吧、心语网吧、急速网吧等一字排开。在天源网吧内,上座率达到90%以上。前来上网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学生模样的青少年,以男孩居多。他们大多三五成群,玩着目前流行的魔兽争霸、穿越火线等各种网游,在网络世界里相互“厮杀”,嘴上时不时还冒出几句脏话。 在随城解放路的兴宏网吧,记者假装没有带身份证,要求开台电脑上网,收银员二话不说给记者一张登记卡,以“秦梦阳”的身份,进行了上网登记。此时,“上网实名登记”的警示牌,就在收银员旁边。 据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证照齐全的网吧仅有206家,共有上网电脑1.37万台。而全市到底有多少证照不全的“黑网吧”,则很难统计。 沉迷网络,洪水猛兽 调查显示,13.4%的学生承认有过因上网而逃课的经历,51.1%的学生承认沉迷上网,学习成绩下降。我市2009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达80余起,涉案青少年140余人。其中很多便是未成年人因无钱上网,走上了偷盗抢劫的道路。 采访中,不少家长、教师对网吧,尤其是“黑网吧”深恶痛绝。家住清河路的张女士说,她家附近有2家网吧,特别担心读初中的儿子跑网吧去玩游戏,有时下班回家,还特意跑网吧去找儿子。 一名中职教师告诉记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长期上网,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有的学生的言语举止,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形象。 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眼中,孩子痴迷上网,生活节奏、作息规律被打乱,视力严重下降;有的网吧卫生条件差,烟雾缭绕,这些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伤害。 多方建议,堵不如疏 针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人建议要关闭我市所有网吧,不给孩子们上网的机会。然而,在我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表示,孩子上网要正确引导,不能盲堵。 “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原因,与上网条件缺乏、网吧监管缺位、教育疏导缺失等有关。”团市委副书记付敏透露。据调查,我市31.5%的学生家庭缺乏基本上网条件,34.3%的家长完全禁止学生上网;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长很少对自己上网进行具体指导。 市政协委员朱军认为,孩子的健康上网习惯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疏导来完成,不要用一些强制手段把孩子 “堵”到网吧去,要做好网上疏导、网下引导,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 目前,我市无一家“绿色网吧”。市人大代表程敦怀建议,我市要推进绿色网吧的建设,规范经营性网吧的准入条件,利用技术手段,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网络环境。 (本报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