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绿色银行”
——随县环潭镇生态景观家园掠影
作者:许享红
“条条公路宽又长,层层梯田苗木旺;红墙碧瓦走飞檐,双拼别墅亮堂堂。”民谣唱的,是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的“实景画”。 3月29日,顺着通湾公路,记者游览了环潭镇“生态景观家园”示范村柏树湾村。 “我住过土坯草房、泥瓦房、红砖房,没想到82岁住进了楼房,孙女说城里叫 ‘双拼别墅’,都是享政府的福啊,哈哈哈……”周国英老太十分健谈,说着说着就笑开了。 柏树湾村4组有一处新建的村民聚居点,去年首批建成6栋12家,每户两层,每层三房一厅,厨卫齐全。自来水、落地窗、大沙发、背投电视、电冰箱——全不知是在城里抑或是乡村,“农村城镇化”的含义,在柏树湾找到了最好注脚。今年柏树湾还要新建两处村民聚居点。 光追求房屋现代化、村容整洁是远远不够的,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柏树湾村最大的看点是产业经济发展。 柏树湾村 “寸土寸金”,诠释了 “绿色银行”、“生态景观家园”的丰富内涵:50万株白杨树,由村里统一挖槽、植苗,然后分给各户管理受益,山上山下、路边村口,随处成行,大树直径十一二厘米,小树直径二三厘米,梯级生长分步上市,让村民年年有收入;4000亩金银花、芍药、牡丹、板蓝根,分布在梯田中,或与白杨树套种、或单独成片,也是由村里集中种植后分户管理受益。还有油菜、花生等节水作物等,系列特色种植,让柏树湾以前的荒坡荒地“流金生钱”。 去年,柏树湾村人均收入6700元,户均收入3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3年白杨树批量出售,该村户均年收入将达到5万元。 柏树湾村产业经济的辐射带动越来越广,与其毗邻的九里岗村,处在汉十高速公路沿线,金银花、芍药等中药材订单种植,跟柏树湾的模式一样,目前已有1100亩,村中闲置的劳动力组成“打工队”,正为金银花锄草。打工嫂左仁琴说:“村里产业发展得好,在家种田打工两不误双丰收呢!” 九里岗村除了白杨树、中药等特色种植,禽、畜、鱼类养殖业发展,都助农增收。 户户农家小院,都是“景点式”住宅:蓝色风檐板、红色琉璃瓦屋顶、雪白墙壁、灰色墙裙。九里岗村3组40多户,住房都按统一标准进行了室外装修,涢水绕村而过,“脚在村间走,人在画中游”。 种金银花和养猪,让黄达园家受益了。走进她家场院,《你是我的玫瑰》的悠扬歌声先入耳际,沼气池、自来水、大家电、太阳能……承载的何止是“生活富裕”的内涵! 环潭镇党委书记梅行保说,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它需要因地制宜的产业经济做永续支撑,环潭镇将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在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绿色银行”、生态景观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环潭镇像柏树湾、九里岗这样的示范村,首批有9个,主要分布在随南路沿线,共有4849户,已完成改水、改厕、改厨(或沼气建设)的830户。目前9个村都有其特色产业,支撑着新农村建设持续稳步铺开。 (本报记者 许享红 通讯员 张玮玮 王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