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亟需提升产业水平
多部门采取措施防止猪贱伤农
  新华社4月1日电 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春节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亏损面不断扩大,养殖户生产积极性下降。近期生猪生产走势如何?有何应对措施?记者1日就此话题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
  多数养殖户出现亏损
    据农业部监测,3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9.85元,比前一周下降2.3%;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16.98元,比前一周下降1.9%。目前活猪和猪肉价格已分别连续下降12周和11周,累计降幅分别为19.7%和12.5%。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猪价仍在继续降,饲料、水电等养猪成本却还在涨,其中饲料原料涨幅最明显。3月第4周玉米价格1.93元/公斤,同比上涨23.7%;豆粕价格3.58元/公斤,同比上涨0.8%;育肥猪饲料价格2.67元/公斤,同比上涨9.0%。
    农业部的跟踪监测表明,1月份出栏1头100公斤的肥猪还能盈利100多元,2月份已有15%的场户亏损,3月份多数养猪户都开始亏损。辽宁、河南、四川、湖南、山东等一些主产省份反映,目前养猪户出栏1头猪亏损150元至200元不等。
    由于猪价不景气,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普遍不高。3月第4周,仔猪价格15.38元/公斤,同比下降21.6%,连续13周出现下降,这反映了农民补栏仔猪的意愿不强。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猪肉市场消费不旺,预计5月前生猪价格总体仍将低位徘徊,加上玉米、人工等养殖成本持续高位运行,养猪亏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采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
    针对生猪生产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定期在中国政府网发布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价格等信息,召集生猪主产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龙头企业代表召开生猪生产形势专题研讨会,研判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听取对策建议。
    农业部已派出多个专题调研组赴河南、山东、湖北、广东和陕西等省开展生猪生产专题调研,指导地方稳定生猪生产,要求各地指导养殖场户优化生产结构,加强饲养管理,推广节本增效适用技术,稳定生猪生产能力。
    农业部还对口蹄疫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鉴于当前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启动实施《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响应机制,将适时启动中央冻肉收储政策。
  增强生猪综合生产能力
    这位负责人说,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农业部今年将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这是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不仅生产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而且出栏生猪的价格往往都高出散养户0.3-0.5元/公斤。
    今年中央已下达25亿元投资计划,继续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农业部还将启动生猪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计划创建500个标准化示范场,进一步提高养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行业稳定性。
    这位负责人说,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6.5亿元补贴资金在400个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改良生猪品种结构;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资金规模不低于去年21亿元的水平,专项扶持生猪调出大县发展生猪生产。农业部将积极推进各项扶持政策的加快落实,尽快将政策资金落实到养殖场户。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多部门采取措施防止猪贱伤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