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头”活 农家乐
——广水市郝店镇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侧记
走进新农村试验区 田野里,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村湾中,龙头企业助农忙,家家户户建新房,生活越来越富足。这是广水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郝店镇严家湾村的真实写照。 3月31日,走进广水市郝店镇严家湾村,一排排整齐划一、漂亮气派的农家别墅映入眼帘,构成一幅鄂北乡村靓丽的风景画。 严家湾村,是郝店镇新农村建设的排头村。村里先后落户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光农业开发公司建起年出栏2.5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还示范种植有机蔬菜、从事水产养殖;金龙农业开发公司,养殖小龙虾,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信达农业发展公司的养殖小区设计年出栏7万头生猪。 在该村东侧,一个个蔬菜大棚在阳光下像泛起的道道银波。村支书罗仁田说,这是新光公司的蔬菜基地,土地是公司从农户手里租的,公司种上时令有机蔬菜、瓜果后,又返包给农户,农户帮公司种菜,公司给农户发工钱。 紧挨路口的大棚,里面一簇簇青绿的菜秧,长势正旺。正在一个大棚种植早熟西瓜苗的郝先豹夫妻说,新光公司按照每天40元的标准雇请村民种植蔬菜、瓜果,他们夫妻俩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与郝先豹一样,来自蔡河镇大庙村的肖修红一下子承包了12个大棚,面积达7亩多。他说,虽然是第一次大规模种菜,但公司有专门技术员指导,有信心。 养猪能致富,许多村民也想搞养殖,但却缺少技术、信息,怎么办? 全国人大代表、信达公司董事长黄俊说,公司组织农民成立了俊华妇女养猪合作社,为会员当好信息员、技术员、示范员、销售员,引导养猪户“抱团”闯市场。 严家湾村养猪业吸引了红花山村、凤凰村、关店村的“取经”农民。目前,全镇涌现出100多个养猪大户、养羊专业户、种菇能手,并培育壮大了高楼、白龙、天生等养殖小区,带动全镇养殖业发展。全镇今年可出栏生猪12万头,产值近1.5亿元。 关店村的卢永国就是受益者之一。40岁出头的他,在关门咀水库,开展立体养殖,饲料喂猪,猪粪发酵后种植蔬菜和养鱼,在坡地里种了西瓜和草莓,在山上养山羊。 金龙公司的巴西菇、小龙虾种养业也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凤凰村、张岗村、花山村等原是守着“盐罐喝淡汤”的贫困村,现在,这些村有的形成了以种植油茶为特色的生产基地,有的扩大了食用菌种植规模。花山水库近万亩淡水养殖得到科学规划;25万亩林地,发展油茶等特色种植,建成了生态经济林板块。现在沿着牛程线公路,郝店镇几乎村村有大棚,户户有养殖。 富裕起来的农民追求新生活,沿牛程线的试验村已建起红墙黛瓦、样式新颖的3处集并点新村,成为牛程线上的一道美景。 “如今的农村,只有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增加农民‘造血’功能,使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舒坦,才能建好新农村。”郝店镇党委书记汪大华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制订村企共建新农村远景发展规划,创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让农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