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实现城乡结对共建全覆盖
城乡互联 结对共建 编者按: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党建等具有推动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举措。在我市去年开展的“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试点中,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有力的印证。市委由此决定,在全市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该项活动。目前,我市各共建单位已与结对村建立联系、着手规划。本报推出这一组系列报道,旨在反映共建过程中的新经验、新成果,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与呼。 本报讯 记者伍雅兮、通讯员杨华涛、刘琳报道:为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今年3月,我市全面扩大结对覆盖面,结对共建实现了全覆盖。 我市于去年4月在随南、广北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开展共建活动,指导和帮助村党支部加强规范化建设,理清发展思路,帮扶困难党员群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培植了一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样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样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破解农村难题的样板,初见成效。 为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市委决定,从今年3月起扩大结对覆盖面,使结对共建范围覆盖到全市所有建制村。活动采取结对单位与村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建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批好事实事、壮大一批村集体经济、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六个一”目标任务,努力把“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办成“民心工程”,实现群众满意、党员满意、组织满意。 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正积极开展共建活动。截至目前,结对单位共帮助结对村制订长远发展规划327个,为结对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党建工作给予人力物力支持,资助修建村级活动场所40个,整修硬化通村通组公路4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