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时防治小麦赤霉病
作者:采阳、
本报讯 记者采阳、通讯员施智报道:据随州市植物保护工作站4月6日发布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表明,预计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迟熟、感病品种的田块发生较重。建议各地因地制宜,适时施药防治。 其主要依据:一是去年我市赤霉病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38万亩,菌源广泛存在;二是目前我市种植的大部分品种不抗赤霉病,而且受去冬干旱的影响小麦生育进程不整齐,扬花期前后拉得长,对赤霉病侵染有利;三从气象因素分析,四月上中旬是我市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遇上3天以上的连续的阴雨天气、气温15℃以上就会流行。小麦齐穗后20天内较感赤霉病,气温15℃以上,阴雨天多,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侵染和再侵染,引发病害大流行。而据气象预报,本地4月份气温偏高,降雨量正常略偏多,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扩展流行。如果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雨水多,将导致小麦赤霉病暴发。 具体防治措施:因为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与气候(雨量、雨日)密切相关的病害,在其防治上,要重点抓好穗期施药防病保穗工作。首先应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抓好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早衰,喷施适量穗肥(以钾肥和微量元素为主),提高小麦抗病力;同时要因地制宜适时施药预防。小麦扬花期如果天气预报有连续三天以上阴雨,一定要抢晴提前喷药保护。要求施药两次,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施一次预防药,7天后再施一次药。防治药剂以多菌灵、禾枯灵为主。小麦齐穗后,可亩用15%三唑酮150克或25%咪鲜胺 (使百克)20-30毫升或50%多菌灵150-200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若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雨住天晴后立即再用药防治一次,药液应均匀喷在麦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