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译失落的密码
——记曾都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法医邱波
从1996年加入随州市曾都区公安分局法医队伍那天起,随州的高山险滩见证了他忙碌矫健的身影,随州的荒野密林留下他凝重坚定的脚印,通过现场勘查和尸检,他让一具具尸体“说话”,让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现形。他就是曾都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法医邱波。 人命关天,容不得丝毫马虎 法医没有警匪片那么风光,需要的是一丝不苟和耐得住的寂寞。从参警的第一天起,邱波就认识到工作的特殊性。“每一具尸体都牵涉到一条人命,人命关天,绝不能因为我们勘验错误而造成冤假错案。作为一名法医,我们必须准确的取证,才能查清众多扑朔迷离的案件。” 回忆起15年前侦办的第一起案件,邱波至今还历历在目。1996年夏天,原随州市某乡镇发生一起强奸案,专班民警到达现场后,嫌疑人拒不开口。邱波到达现场后,二话没说,从现场物证及当事人双方身上的证据开始做起,以寻找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很快,从嫌疑人毛发上提取的物证,经过鉴定,该物证与受害人相吻合,为此案的侦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系列的物证,嫌疑人终于开口并交代了整个犯罪事实。 近几年,在曾都警方侦办的可圈可点案件中,“2008.2.22府河李某被杀案”、“2009.1.4熊振林特大杀人案”等一批恶性杀人案件,邱波用物证为这些命案的顺利侦破提供了线索和证据。邱波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刑事技术是用科学还原案件真相,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因为工作疏漏,就有可能放掉一个坏人或者冤枉一个好人。”2008年4月,曾都区西城草店子居委会发生一起命案。接到警情后,邱波对现场进行了仔细搜查,最终在现场地面上及死者卧室的床栏杆上发现了米粒大的物证。通过比对分析,该物证不是被害者的,应该是凶手的。经过警方的进一步摸排,犯罪嫌疑人张某很快露出水面,经过物证鉴定,现场留下的物证与张某的身体特性完全一致,从刑事技术上直接认定了罪犯。 15年来,处理各种物证万余件 身为法医,只有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不辱使命。为做好法医工作,邱波利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相关业务知识,积累资料,15年的摸爬滚打和潜心钻研,他对案件物证及还原事实真相有独到的见解,由他撰写的多篇论文也在权威刊物上发表。 1998年,警方接到原随州市某乡镇农民的报警,称怀有身孕的李某被大火烧死在家中。邱波赶到现场后,感觉死者死得有些离奇,因为他发现死者在大火焚烧时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面对一堆尸骨和烧得漆黑的墙壁,邱波一工作就是一整天。技术分析结果出来了:李某先是中毒,后又被烧死。办案民警根据这一结论,迅速将李某的丈夫抓获归案。原来,嫌疑人在怀有身孕的妻子食品中下了毒后,在李某昏睡时,泼洒汽油将她烧死。 参加工作15年来,邱波共处理各类刑事案件现场1600余起,检验尸体1000余具,活体鉴定2000余人次,物证检验800余件,出具各类鉴定书3000余份;处理各种物证上万件,为侦查破案、打击犯罪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材料。 选择做一名法医,从不言悔 多年来,邱波在法医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由于法医的工作性质特殊,加班加点比较多,平时都无暇照顾孩子。赶上忙时,一个月也见不上孩子的面。面对家人,邱波坦言,“欠他们太多”。可他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曾经这样描述选择做一名法医的原因:“因为我无法忘怀民事案件中,冲突到白热化的当事人双方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冷静下来的场景;无法忘怀刑事案件中,当我们从蛛丝马迹中成功地重建起现场的成就感;更因为我无法忘怀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时,死者家属感激的目光。” 邱波表示,为了破译失落的密码,为了还原真相,不管今后的道路多么曲折,他一定会坚守下去。也是因为这份坚持,他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2年度被湖北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十佳刑事技术员,2008年被评选为曾都区十佳人民警察,去年还当选为曾都区首届人大代表。 (章勇 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