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世界舞台中“戏份”加重
成为“机遇”和“潜力”的代名词
作者:乔继红
自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并借此展示工业革命成果以来,世博会已成为每个新兴经济大国崛起时的 “宣言地”。如今,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顺利接过接力棒,从此跻身世博会主办国的行列并被载入史册。 东道国魅力无限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一届。据最新消息,总共将有246个实际参展方,而且与以往不同,很多参展方是斥巨资自建展馆。 世界各国和各大国际企业在遭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重创后,虽“囊中羞涩”,却依然热情高涨,不肯错过盛会。如沙特阿拉伯投入1.46亿美元建馆,创有史以来最高;以色列则首次自建馆,投入资金为1200万美元。而在危机荆棘中艰难获得重生的通用汽车公司也将重整旗鼓高调亮相。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东道国“中国”这两个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30多年改革开放造就的经济飞速发展奇迹,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亮丽表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活跃,都让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发展中大国成为 “机遇”和“潜力”的代名词。 一度因缺乏建馆资金而可能缺席上海世博会的美国,也正是熟谙这一情况,所以在向潜在赞助商作推介时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市场对贵公司有战略意义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赞助商的名单也自然越拉越长,美国馆组织方联席主席艾秋兴那句“我们一定会来,因为这是中国”的承诺也由此变成现实。 外媒高调称赞 “这场巨大的国际展示盛会将显示中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并给上海提供期盼已久的机会,”这几乎是外国主流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一致看法。 韩国《中央日报》26日发表文章认为,上海世博会将彰显新世纪的中国力量,上海也将成为“国际经济城市”。文章说,对上海世博会的意义以后可能会有多种评价,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它是显示21世纪“中国力量”飞跃的巨大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法国 《论坛报》27日发表了对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的专访。拉法兰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受着金融危机的考验。事实证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表现良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发展为法国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另外,美联社25日发表的题为 《上海世博会展现中国软实力》的文章以及法国《费加罗报》27日发表的文章 《2010年世博会使上海成为中国强大的象征》,也均不吝惜对上海世博会的高调称赞。 近年,中国以良好的经济表现和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世界经济舞台中赢得了更多 “戏份”,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世行行长佐利克说,当今世界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快速演变的多极世界经济体”。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行必须通过自身改革来承认这一新的现实。 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戏份”加重,话语权明显增加,这其实也能从2008年佐利克任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和今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任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为总裁特别顾问中找到明证。 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