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相约鸡鸣山

  游鸡鸣山之心,由来已久,由于各种原因,都失之交臂。三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终于成行。
    越过道路的坑坑洼洼,我们在鸡鸣山的美丽传说中行走,不知不觉,“大部队”开始进山了,舒缓的坡度让我们的步伐轻松自在,路边返青的小草和突兀的怪石,让我们欣赏不已。
    上山的路像一条细线,牵着我们的心和眼向山的深处挺进。鸡鸣山是安静的,安静得就像正在沉思的少女。山中还有雾,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芳香,让我们这群整天闻着汽车尾气的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了净化。不远处的山峰,在柔柔的晨光中像一位披着面纱的新娘,对我们羞涩地微笑。刚才还热热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似乎怕惊扰了山中的仙家,只有传说在耳边回荡。
    据说,当年真武祖师在峨嵋山修仙成功,一心想在人杰地灵的中原腹地找一块地方,立足于此造福于民。他乘风驾云路过武当山,只听得下面呼唤:“真武大仙,留在我们山吧!我们这里山高水厚,正是你大显身手的理想之地。”祖师按下云头,但见这里峰峦叠翠,重山巍峨,的确是一方胜地,然而这里众仙云聚,哪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便道:“这里已有众位仙家,遥闻桐柏山边有一方仙地,我去也。”众仙苦苦相留,拉着祖师袍服不放,然而真武一心要走,挣脱袍袖而去。众仙只得私下商定,我们在这里为他建真殿、塑金身,不怕他不回来。后来真武祖师来到桐柏山边,落在鸡冠垛上,被这里鬼斧神工的奇景迷得如醉如痴,此时,只听得一声鸡啼,真武如梦初醒,决定落于此山。鸡鸣山由此得名。也因此,古有祖师金身在武当、真身在鸡鸣山之说。
    山路越来越陡峭,虽然是充满凉意的初春,但大家却汗流浃背。一块平整的大石块给我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坐在半山腰,嗅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眺,满眼的怪石嶙峋,在树丛中若隐若现。“我们合个影吧!”大家纷纷赞同。“咔嚓”一声,鸡鸣山定格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
    听着动人的故事,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我们竟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山路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黄叶,踩上去软软的,让人觉得仿佛走在一条通向天宫的路上。整座鸡鸣山就是一块巨大的淡黄色的石头,像一只站在空中报晓的雄鸡,威武雄壮。偶尔会有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树木,为这座险峻的山峰添上俊秀的一笔。
    鸡鸣山巅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的最高峰鸡冠垛,真像一只硕大无比的鸡冠,耸立在云端。沿途的鸳鸯石、狮子石、聪明泉、仙人桥、和尚帽子、背来石等几十处天然胜景,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一下子竟不知道是游在山中,还是畅游在故事中。
    过二天门向头天门攀登,一百多级石阶倚着险峻的山势向上蜿蜒。两旁是深谷,稍有不慎就有跌下去的危险。大家都屏气凝神,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石梯很陡,我们几乎是手脚并用着向上攀爬。耳边吹过的山风,也演变成让人胆颤的“飓风”,好像是要把我们这些闯入者赶下山崖。而只有登顶后,才知道这只是鸡鸣山的“考验”,因为上面有更好的风景。
    站在最高处,觉得自己似乎与鸡鸣山融为了一体,变成了一个巨人,俯瞰广袤的大地。天地如此之广阔,我的心也不由得空旷起来。耳畔除了风声,就只有自己的心跳声。我不禁在心里轻声说:“鸡鸣山,我来了,你可知否?”阵阵松涛声,就是你对我的回答么?
  
    (常跃耀 李方)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相约鸡鸣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