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候选者
  曾都区南郊办事处响水桥村是省、市、区党风廉政建设的联系点,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文明村。
    该村2004年利用闲置的小学和办公室引进了万瑞汽配有限公司、裕强米厂,一年时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万元。2005年,该村又引进鸿瑞等3个大型养鸡厂,两年时间村集体纯收入就突破了10万元大关;2006年,他们又鼓励本村在外的致富能手回村创业,创办了水泥砖瓦制品厂、家具厂;2007年、2008年依托区位优势先后引进3个可容纳100人以上的农家饭庄;2009年从中石化引进1个加油站,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几年来,先后引进能人志士12名,开办项目11个,把一个负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曾都区北郊办事处烟墩包村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该村开展了“爱家乡、促招商、上项目”活动,使干部群众自觉支持并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为优化招商环境,该村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新修了水泥路四公里,协调电力部门,改造了变电线路,对小变压器进行了增容。该村发挥资源优势招商,引进湖北同星农业公司,该公司是国家八部委联合认定的一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在该村投资1300多万元,办起了养殖基地,现已初见成效;经过大面积种植泡泡青和高品质玉米、豌豆,吸引上海大昌公司落户该村,准备投资5000万元,建一座千吨冷库,目前已动工;把感情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以情招商,先后有2个外出能人回乡创业。
    今年以来,该村先后引进项目3家,引进资金2000余万元,预计可新增产值5000万元,利税1000余万元。目前,已有8家企业先后在该村落户,村集体年收入可达32万余元。
    曾都区洛阳镇龚家店村提出“养山兴山、靠山活山”的工作思路,着力盘活山场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采矿业和旅游业。
    全村办起6个林场,开挖山场800余亩,种植板栗4万余株,年产板栗15万公斤,收入40余万元;兴建银杏基地3个,面积达300余亩,年产银杏叶15万公斤,收入30余万元;依托重晶石矿资源,依山办矿,开挖矿洞2个,坚持有序开采、安全生产、规范经营,年上交税费10余万元,集体创利润20余万元。吸纳60多名村民从事矿产开采,矿工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20多家农户专门从事矿石运输,户平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委会从矿产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修路架桥,改造村级水利设施,新建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极大地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实现了集体经济、农户收入、社会效益三丰收。
    同时,该村围绕银杏谷观赏和乾元山太乙古观景点建设,兴办农家乐饭庄20余家,农家旅馆8家,土特产商铺、道教用品店、工艺纪念品店、照相馆等12家。全村旅游业从业人员达83人,旅游业年收入近百万元。
    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是全省 “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两委会”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依托浪河工业园区确定了以食品加工、铸造加工、生猪养殖、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规划,现有集体企业15家,且企业总产值实现年均近30%的增幅。同时,创新发展模式,用闲置的90亩土地入股办企业,既解决了引进项目所需要的土地问题,又盘活了现有农村集体土地,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的的收入。
    今年该村又引进了湖北同星农业公司、钰丰公司进村办厂,并支持威龙公司拓展经营范围,为促进经济发展加柴添火。预计今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余元。
    广水市郝店镇严家湾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先后引进3家投资过千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村集体收入7万余元,村集体累计积累15万元。
    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先后引进了新光、金龙、信达等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形成了生猪养殖、蔬菜种植、巴西菇种植等特色支柱产业。三家农业企业为村民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每年向村集体缴纳3万元土地租赁费,开辟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
    广水市长岭镇云台街村打特色产业牌,促集体经济快发展。2009年,村集体收入20万余元。
    该村依托山场、水域资源,谋求集体经济的大发展。从1993年开始,村集体以土地出资,占60%的股份,兴建500亩的茶叶、1000亩的油茶基地,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达12万元。该村还积极出租山场资源,兴建板栗、林果基地,村集体年增收8万元。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利用徐家河水库资源优势,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网箱养殖基地。目前,该村300亩水面养殖基地已初步建成,预计今年养殖基地收益至少10万元。
    广水市十里办事处三合村大力推进农业、工业产业化,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2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
    三合村是由原李家大湾、付家坪、魏家冲三个村合并而成,2004年合并时该村负债110万元。为摆脱困境,新的“两委会”班子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建成1500亩葡萄、油桃基地和投资300万元的“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基地,为村民找到了致富路,村集体也每年收取租金6万元。
    该村以土地入股建成17家预制板厂、13家小型砖厂,成立“三合村供料公司”,村集体年收益达40余万元。通过招商引资,投资过亿元的瑞达化工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美佳花卉项目落户该村。
    广水市应山办事处八一村位于城区近郊,是湖北省“百镇千村”建设试点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该村实现村级集体收入46.5万元。
    为发展集体经济,村“两委会”一班人认真研究,决定依托近郊及村集体固定资产多的优势,盘活固定资产,激活集体经济。2006年,该村出租村加工厂等25间旧房舍,每年可收租金6万元。出租滨河公园土地,年可获租金10万元。2009年对村集体企业八一砖厂进行公开招包,年收承包费23万元;发包四座水库200亩水面,年可收租金2.5万元。
    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村“两委会”将充分利用城区近郊的优势,建设“饮食休闲街”,依靠土地收益和门面房出租收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再闯新路。
    广水市杨寨镇东周村大力经营集体资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09年,村集体收入数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2001年,东周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集体负债达37万。为扭转逆境,村“两委会”一班人积极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7年,该村出租土地,招引老板出资75万余元,建立东周村砖厂,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达2万元。2008年,该村深挖塘堰,建立50亩精养水面,并采取招标方式发包经营,此项每年为村集体增加3000元的收入。
    该村抢抓国家土地平整建设机遇,进一步扩大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存量,将土地采用招标方式发包出去,预计年承包收入达1万余元。
    近年来,广水市吴店镇东湾村“两委会”一班人充分利用山林资源,致力于发展食用菌产业。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
    2005年前,东湾村集体收入少,基本上处于空壳状态,为改变现状,增加集体收入,自2005年起,村“两委会”对集体田地进行承包、出租,年收益1万元;村预制板厂、矿山企业每年收益5万元,发包水库,年收益2万元。
    为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村“两委会”与万全农业公司合资兴建1100亩的油茶基地,5-6年后可获受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将更加广阔。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候选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