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家务”考验“80后”夫妻
作者:王松
本报记者 王 松 阅读提示 成了家,就不可避免要面对家务活。然而,“80后”年轻人逐渐走进婚姻殿堂后,一股“零家务”热潮开始在这些小家庭中流行起来:吃饭基本在外面解决,洗衣送到干洗店,日常清洁、周末大扫除打包交给家政公司……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有相当数量的“80后”夫妻在婚后享受着“零家务”的惬意生活。不过有专家认为,爱情离不开生活,夫妻二人如果完全脱离家务,不利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甚至成为婚姻的“绊脚石”。 理直气壮当甩手掌柜 小张在随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如今孩子都快两岁了,可是她基本没有做过家务:每天三顿饭照例是在家附近的小吃店解决的,几年来家里的厨具依旧是崭新如初。洗衣服?丢进洗衣机就好,不能机洗的衣服不是还能送去干洗店么?至于收拾打扫,一周能做一次就不错了,有时候懒得做的就丢那不管了,直到婆婆过来“检查”时看不过眼了,这番活就算是躲过了…… “我很忙啊,哪有时间做家务啊?”对此,小张显得理直气壮,她告诉记者,她和老公的工作都比较忙碌,上午8点出门,下午6点下班,根本没有时间买菜做饭,上了一天班累得要死,回到家里只想躺下睡觉,哪里还想再去做家务。“难得周末清闲一下,实在不想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了。”小张说,花钱买轻松,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工作、休闲,她认为值得。 记者采访了身边多对年轻夫妇,每天亲自下厨、日日打扫房间者的比例占不到三成,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小两口更是将家务活全权“委托”给保姆或钟点工。其中一些受访者告诉记者,“零家务”其实是工作所迫,真没有赶时髦的意思,“平时工作已经够辛苦了,周末就要好好享受生活。” 虽然“80后”们说得振振有辞,父母却觉得这些都不是理由,关键是孩子自理能力差,又不愿意干活。退休在家的王阿姨在儿子结婚后,发现儿媳工作忙又没有干家务活的经验,索性“主动请缨”,“承包”了小两口家中的一切家务活。“我们家那两个也真算懒的,每天换下来的衣服就往地上一扔,连洗衣机都懒得用,每天都得我去他们家收拾,快30的人了,还是离不开父母啊。”王阿姨说起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一个劲地摇头。 “零家务”族乐坏家政 越来越多的 “80后”夫妻采用家务活 “外包”的新生活方式,这可乐坏了家政服务公司。记者近日从市内几家家政公司了解到,几乎在每个家政公司的客户中, “80后”夫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据一家政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请家政服务人员照料生活,已不再是“有钱人”或家有病人和老人的家庭专利了。“80后”家庭正逐渐成为家政服务消费主力军。 一位朱姓家政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她现在给五户人家做钟点工,巧的是这五户人家都是年轻人。她先是经由家政服务中心介绍,到一户刚刚生小孩的人家做保姆。这家的女主人觉得她不错,就把她介绍给了她的其他几个朋友。朱说:前几年,我主要的业务是钟点工,服务内容主要是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和接送孩子,但从去年开始,刷碗、叠被子这些日常小事都被列入了服务范围。最初去雇主家里时,看到他们连被子都不叠,碗都不洗,还觉得不可思议,但随着这样的业务增多,我已经习惯了。 惯坏孩子家长应反思 几家欢喜几家愁,遇到这种“80后”“零家务”族,家政业自然是偷着乐,可当家长的就不乐意了,他们不得不在心里掂量一下:老是这样请家政,长期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有家长算了这样一本经济账:“一个钟点工每个小时就是10元,一个星期打扫两次就是20元,一个月就是80元,差不多够一个月的水电费了。” 家长在责怪孩子不做家务,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娇惯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因。有人认为,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往往是其成长过程中众多因素促成的,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曾经扼杀了孩子的劳动萌芽。比如孩子想擦玻璃时,父母总是会说别擦了,小心摔着;孩子想拖地时,父母又说只要你读好书,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就这样,在所谓爱的拒绝中,孩子习惯成自然,最后不做家务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过度包办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让孩子成为家务甩手族不仅不利于孩子在日后的独立家庭生活,更不利于孩子在社会立足和发展,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做家务的机会。 多做家务促家庭和睦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怎样选择是自己的权利,但是把做日常家务劳动当作苦力,夫妻之间相互推诿,这是导致很多家庭夫妻关系淡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某局任职的汪科长告诉记者,虽然他们家有能力请保姆,但还是主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方式。汪科长说:“我儿子是2007年结婚的,媳妇是独生女,被宠惯了,很多家务活都不会做,婚后没多久就请了保姆。现在可好,一有空她就约朋友去逛街、唱K或打麻将,把丈夫孩子晾在一边,搞得家不像家!” 看上去很美的“零家务”生活,却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惑,“零家务”虽然可以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竞争,去挑战,去享受,但单靠金钱维持的高品质生活,难道就一定能维系婚姻、营造幸福?婚恋专家王女士认为:家务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家务本身,它同时也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纽带,不能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把家务给推脱了,也不能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放弃了劳动的义务。夫妻俩一起分担家务是家庭幸福的一种表现,也是家庭责任感的一种体现,只有当两个人共同经营一个家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 “应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不要把其当成苦差事。”王女士说,毕竟家务活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个人能力也有提升。周末时,两个人可以一起动手做顿可口的饭菜,收拾收拾房间,偶而变变屋内东西的摆放,都会为小家庭带来不一样的温馨和情调,这跟雇人干活完全是两种感觉。适度承担一些家务将其当做生活的“润滑剂”,夫妻两人能体验到共同经营一个家的感觉,懂得不断付出,才能将幸福家庭经营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