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好心态笑对高考
——心理咨询师谢慧敏寄语考生及家长
作者:张顺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记者在随州市蓝天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近来到该中心求助的高三考生增多,考生考前心理调适不容忽视。 据该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谢慧敏介绍,一些学生本来学业成绩很好,因某次考试受挫或对自己要求太高,而出现严重的焦虑和痛苦情绪。如一个学生总觉得他人对自己的干扰很大,做作业的时候,觉得别人在看自己;读书的时候,别人声音比自己大,会很生气;考试时,别人的一个小动作就会影响到自己;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很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总觉得别人的言行都对自己不好……这些想法自己控制不了,总是去想。虽然通过了某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名次是倒数,心想,以这种状态高考,连一类大学都考不上,以致不想参加高考了。一个学生做作业时,明知道一眼就能看出来怎么做,做完后却总不放心,要再看几遍做的对不对,好像1+1=2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会检查好几遍。以致情绪低落,成绩下降。这些学生呈现明显的强迫症、抑郁症的症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音乐疗法,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消除其焦虑情绪、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帮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能以较好的心态迎接高考。 “据了解,考生在考前出现焦虑等情绪的,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考生自己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家长也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谢慧敏说,对自己要求太高、把考试看得太重的考生,要适度给自己“降温”——高考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应把高考当作一生无数次考试中的一次。要保持自信心——既然你在12年的学习生涯中,取得过那么多的优异成绩,你已经为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少数的考试失误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能调动自己全部的力量和全部的知识积累,一定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要保持心情愉快——你笑对高考,就一定能笑到最后!考生可以多回忆让自己感到愉悦的场景,想一想12年,你得到过那么多奖状,听到过那么多的表扬和喝彩,甚至可以想像一个自己感到心情最轻松、最快乐的某个特定情景。 “家长最要紧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放松、舒适的心理氛围。”谢慧敏说,在考前让孩子吃好、睡好当然也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要观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调整好孩子的临考心态。家长自己首先要有一个平常心,不能把高考看得太重,更不能将自己的焦虑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到孩子身上。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压力太大的为其减负,过于松弛的让其适度兴奋,将孩子的情绪状态及生物钟调整到最佳的临考状态。 (本报记者 张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