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州市2009年度环境状况公报
一、环境质量状况 1、空气环境质量 2009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年平均污染指数为66,保持良好状态,全年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为352天,达标率为96.4%。 与2008年相比,全年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增加了11天,达标率增加了3个百分点。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7毫克/立方米,基本保持在2008年(0.026毫克/立方米)的水平上。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1毫克/立方米,基本保持在2008年(0.020毫克/立方米)的水平上。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82毫克/立方米,比2008年的0.091毫克/立方米下降9.9%。 降尘:市区空气环境中降尘年平均浓度为7.42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的7.46吨/平方公里·月有所下降。 降水:市区环境空气中降水的PH均值为6.41,全年未检出酸雨。 2、地表水环境质量 (1)河流 府河流域随州段水质状况仍保持在上年的水平上: 涢水洪山镇断面水质为Ⅱ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涢水王福窑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氵厥水厉山镇断面水质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氵厥水自来水上游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府河白桃桥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府河平林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淮河除山大桥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Ⅲ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2)水库 2009年,主要对先觉庙水库、封江水库、徐家河水库进行了监测: 先觉庙水库:水质为Ⅱ类,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封江水库:水质为Ⅱ类,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徐家河水库:库心为Ⅲ类水质,出口为Ⅳ类质。均不符合Ⅱ类功能区控制目标。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3)饮用水源 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先觉庙水库和涢水王福窑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3、声环境质量 城市环境噪声:城市市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1.6分贝,比2008年下降0.1分贝。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城市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4分贝,比2008年下降0.6分贝。 二、污染物排放状况 1、废水状况 2009年度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6212万吨,与上年上升1.8%。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327万吨,占总量的69.6%,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885万吨,占总量的30.4%(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1632万吨)。总体上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 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行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业等。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5849吨,比上年下降3.6%。其中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2791吨,占80.7%,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3058吨,占19.3%。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为1682吨,比上年下降5.8%。其中生活污水中排放1368吨,占81.3%,工业废水中排放314吨,占18.7%。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504万吨,排放达标率为79.8%。统计运行的重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49台(套),处理能力4.49万吨/日,年运行费用1683.7万元,处理设施运行效果正常。 2009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先觉庙水库、王福窑断面等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2、废气状况 2009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8.5亿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9%。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20.02亿标立方米,占52%,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18.48亿标立方米,占48%。 从行业上看,工业废气排放主要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 废气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8798吨,比上年下降7.3%。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7925吨,占9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873吨,占10%。 烟尘的排放量为4627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工业烟尘排放4628吨,占83.6%,生活烟尘排放759吨,占16.4%。 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8503吨,比上年下降23.6%。 全市统计运行的重点企业工业废气处理设施89台(套),处理能力42.27万标立方米/时,年运行费用979.1万元。 2009年重点控制以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源,加强烟尘治理工作,继续推广使用管道煤气等清洁能源,同时加强城市道路改造,控制市区扬尘污染。 3、工业固体废物 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14.63万吨,以炉渣和冶炼废渣为主。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4.33万吨,综合利用率97.9%。处置量0.29万吨。 4、医疗废物 2009年度医疗废物产生量133吨,全部转移到有资质处置的单位进行了安全处置。 目前我市正在建设集中式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三、环境管理 1、污染治理 2009年全市环境统计范围内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2个,其中废水治理项目11个,废气治理项目11个。 全市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9418万元,竣工项目新增废水处理能力8.2万吨/日,废气处理能力12万标立方米/时。 2、环境法制 2009年,各监察机构通过日常督察,群众信访投诉,发现环境违法行为356起,立案304件,进行行政处罚156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6件。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2009年环保专项行动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出动环境监察人员5958人次,检查企业1562家,先后对“两高一资”、钢铁行业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2008年挂牌督办案件、化工行业及涉危单位、造纸企业、尾矿库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较好成效。专项行动期间,通过严格执法,全市关、停、并、转13家资源浪费大,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整治,完成污染治理项目22个,经统计,促使COD减排1982吨,SO 2 减排2450吨。 3、建设项目 2009年,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当年审批的建设项目131个,项目总投资29.9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31亿元。 2009年,全市完成环保验收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1.61亿元,其中环保投资0.10亿元。 4、环境监察 2009年,全市各级环境监察队伍加大了现场检查和执法力度,在督促企业治污的同时,不断加大排污申报的管理力度,全市共办理排污申报登记的企业数417个,发放污染物排污许可证56个。 2009年各级环境监察队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做到依法、全面、足额核定排污费。 5、总量减排完成情况 2009年度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总量排放比上年有较大降低,减排情况完成较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0.879万吨,比上年下降7.35%,化学需氧量1.58万吨,比上年下降3.89%。 四、环境宣传和教育 在“6·5”世界环境日期间,组织开展了环保宣传周活动。在《随州日报》发表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的署名纪念文章《强化污染防治,建设秀美家园》,发布《随州市2008年度环境状况公报》;市人大、市政府联合召开纪念世界环保日座谈会;邀请国家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在 “随州市科学发展大讲堂”,为市 “四大家”领导、市直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市属重点企业负责人举办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引导与推动》报告会;局长夏帆通过广播电台 《政风行风热线》解答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在市中心广场设置宣传展台,发放宣传环保宣传资料。在宣传周期间,全市环保部门共出动人员100多人(次),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一万多份,宣传受众10余万人。 在全市组织了环保宣传进农村、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六进”活动。组织开展随州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报道环保正反典型。在全市中小学校中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开展绿色学校创建,随县一中、广水市八一学校、曾都区铁树学校被授予第二批市级绿色学校。 五、环境质量监测 2009年,环境监测部门对空气、地面水、饮用水水源、噪声和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了监测,全年获取监测数据56798个,其中空气环境监测数据52464个、地表水监测数据1490个,其它数据2844个。全年获取污染源监测数据6805个,其中废气1438个、废水2645个、噪声1200个,其它151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