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关注世界环境日创建环保模范城
  今天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主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绿色健康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我国现阶段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统筹发展水平的最高评价。创建环保模范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改善人居环境,为民谋利、造福于民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既是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环保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四个随州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环保先行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多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环保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成效显现的良好局面。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地表水水质达到III类,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6.4%,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这些都为我们创建环保模范城奠定了良好基础。只要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真抓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的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创建环保模范城,着力实施“碧水、蓝天、宁静、整洁、绿色、可持续”六大工程:
    加快实施“碧水工程”。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厉打击危害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突出流域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府河、淮河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先觉庙、徐家河等水库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积极推行“河长”责任制和“一库一策”的监管机制。继续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减少排污总量,维护水环境安全。
    抓紧实施“蓝天工程”。重点抓好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和饮食业油烟污染等专项整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削减燃煤总量。加强对城区烟尘、油烟的防治工作,加强对城区施工现场和道路、市场、露天堆场和货场的管理,落实防治扬尘污染措施。强化机动车尾气监督检测,对尾气超标车辆进行治理、强制淘汰。
    强力推进“宁静工程”。综合整治城区各类噪声,创建噪声达标区,确保城区声环境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管和整治,控制生活噪声污染。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优化交通流程,控制交通噪声污染。严格夜间建筑施工审批,严禁产生噪声振动扰民的作业方式,控制建筑噪声污染。
    全面推进“整洁工程”。组织开展“美化、亮化”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城区环境卫生面貌。
    精心实施“绿色工程”。加强城区现有绿地保护,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提升全民环境意识。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大力推广太阳能、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建设。加快重点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和绿色家园示范工程建设,加大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力度。
    纵深推进“可持续工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理念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我市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卷烟五大支柱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促进污染最小化、纺织服装、食品卷烟五大支柱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促进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觉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提高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水平。
    环境保护事关人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市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都要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力争使我市早日迈入环保模范城市的行列。
  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注世界环境日创建环保模范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