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养生之道,我们到底怎么做?
作者:包东流

  阅读提示  “厨房就是你家药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前一段时间,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食疗养生风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人们都怀着这样的期望,相互传播并践行着“营养专家”张悟本先生所谓的中医养生理念:生吃茄子能吸体内的油脂;喝绿豆汤能治糖尿病、降血压。然而,随着张悟本“神话”的破灭,不少曾笃信养生理论的市民有点不知所措:养生之道,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养生书籍依然受到热捧
    6月9日上午,记者在随州图书城看到,靠窗的一排养生保健类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有三四位市民正在书架旁翻看、阅读。记者在书架前粗略数了一下,发现养生类书籍有不下50种,其中包括饮食养生、中医养生等,而且书价大多在20元以上。 “现在是养生知识的时代,多看看养生保健的书籍对自己有好处。”正在挑选书籍的一位市民说。该图书城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养生类书籍近几年算是比较畅销的。
    当日上午,记者又走访了城区的数家小书店,发现这些书店里大多都有30种以上的养生保健类书籍,而且购买的市民还不在少数。 “在我的印象里,这两年关于养生的书开始热销,很多中老年市民喜欢购买,甚至还有一些年轻人来买这样的书。”随城烈山大道某书店的售书员告诉记者, “尤其是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播出关于张悟本的讲座后,一下子把养生书籍带火了。虽然现在张悟本被批判了,但是其它的养生书籍并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养生风暴为何日渐火热
    虽然张悟本等 “营养专家”走下“神坛”,但是养生风暴却越演越烈,为何市民对养生保健如此追捧?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随州市中医院中医专家陈军。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人们追求的是吃饱,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由追求吃饱转变到追求健康。”陈军告诉记者。他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身体透支,城市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日常保健养生的重要。
    “在人们的心目中,西医治标,效果明显,但西药也有副作用,于是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医学精髓:中医养生,在大多数老百姓看来,中医的养生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学,同时副作用不是那么明显。”陈军说。
    目前,之所以很多保健养生类的电视节目观众多,养生书籍畅销,也是因这一现状而生。
  养生之道为何自相矛盾
    在市民们极度渴求养生理论的情况下,众多 “养生专家”应运而生,而他们的 “理论”也是各有千秋,有些甚至是自相矛盾。
    在随州图书城,记者遇到了正在翻看保健养生书籍的周先生,他是从2008年开始接触养生。 “那年我得了一场大病,后来病愈了我就迷上了保健养生。”周先生说。
    今年年初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栏目播出了张悟本的系列讲座,周大爷在看了第一集后,就成了张悟本的忠实“粉丝”。 “那时候我基本上每期都看,当时觉得他的讲座观念新颖,很有道理。”周先生说。在被张悟本的理论深深吸引的那段日子,他曾试着生吃冬瓜汁、晚上不吃荤,还动员别人也跟着做,“但是前段时间张悟本被中央电视台戳穿了,我现在开始怀疑,这些专家们所谓的养生之道中,有多少是真实有效的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先生从养生类书架上抽出几本书,翻开给记者看——
    蔬菜水果可不可以多吃?有一本养生书认为生蔬菜有让身体变冷的作用,所以不要多吃,如果吃的话要放上能使体温上升的盐加以中和;而另外一本则认为多吃些生拌菜一类的素食,可以把肝火降下来,让身体达到一个平衡。
    早餐应不应该吃?大部分养生书籍都认为必须吃早饭,而且一定要吃得丰富些;而有一本书却认为勉强吃下早餐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痢疾、呕吐等。
    “说实话,这些养生的书我以前买了很多,但是现在我发现自己越看越糊涂,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周先生说。
  养生是科学切忌“照本宣科”
    针对市场上各种养生书籍许多说法不一的问题,陈军认为: “许多 ‘养生专家’宣扬的神奇食疗,只不过是夸大其保健功能,将其异化为包治百病的神奇药方,掩盖一些疾病的外在表象,实则利用大众传播忽悠民众,推销自己。”他表示,目前中医养生市场鱼龙混杂,容易误导群众,也容易让人们对中医产生置疑和误解。
    “养生保健是指没病的情况下预防疾病的做法,如果本身有病,就一定要去看医生,切忌自己给自己看病。”陈军提醒喜欢保健养生的市民。他说,一般的食疗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但是想要有很好的疗效,很难达到。而很多慢性病还是得靠药物治疗,如果养生书中涉及食物可以治病这类说法时,它的可信性就值得怀疑。
    许多人买了养生保健书籍,看了介绍养生的电视节目后,就会照本宣科地去做。对此,专家表示,养生保健,也要因人、因时,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采取 “一刀切”的办法。
    陈军说,养生书上的内容是针对一个大群体来说的,具体到每个人其实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切忌将书中内容生搬硬套。 “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状况不同,养生保健之道都有所不同。应该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再辩证养生。”陈军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有的书中提倡造成空腹喝一杯凉白开水,能治胃病,这种方法可能对部分人合适,但是从中医的角度讲,胃属脾土,脾喜燥恶湿,早晨处于阳气初升的阶段,水属阴属寒,空腹喝凉水,会妨碍阳气的升发,损伤脾胃,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他们来说,早晨喝些热米汤或者热粥,对养生更有好处。”
    陈军表示,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注重养生的同时,还要加强锻炼。他还特意提醒市民,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别人的不一定适用于自己。本报记者 包东流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养生之道,我们到底怎么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5 版:焦点特写】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