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消化道出血的识别和预防
来自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肝、胆、胰系统的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大量出血,对任何病人都属急重症,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危及生命,治疗费用也很高,给普通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应早期识别和预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以达到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的目的。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应激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哪些? 1.反复呕血或持续黑便,或粪便呈暗红色,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2.短期内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头晕、心慌、出汗、肢冷、口渴、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3.发热:在中等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较常见,体温多数在38.5℃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4.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有异常:血红蛋白、红细胞与血细胞比容降低,白细胞、尿素氮升高。 那么上消化道出血预防应注意哪些?1.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避免用力排便、憋气、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对于肝硬化原有症状加重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2.合理饮食:食物以稀软、易消化、无刺激、富有营养及少渣食物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忌粗糙、坚硬、辛辣、油煎食品,因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有可能划破食管胃底曲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少吃或不吃产酸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能使胃酸增加,萝卜、蒜苗等易引起胀气等;饮食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不过饱为宜。3.合理休息:做到力所能及、劳逸结合,提倡做一些舒缓的运动,不宜做快跑、急走等剧烈的运动。4.合理用药:避免接触和进食对胃和肝脏有损害的毒性物质,如酒、某些药物及化学品等,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降低凝血机制,因此,阿司匹林类药物应谨慎使用,以免诱发上消化道黏膜出血。5.情绪调节:据研究发现,情绪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同样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豁达,用乐观、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重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疾病的恢复和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随州市曾都医院内二科 孔久玲 刘冰 |